《夺金》 再现国球无敌风采

金周刊 2021-09-26 00:45 大字

近日,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体育热血大戏《夺金》亮相央视八套黄金档。

在中国体育界,中国乒乓球队有着惊人实力。从21分制到11分制的规则演变,从小球到大球的器材规格变更,中国乒乓球队总能牢牢占据前列,可以说在世界体坛上都是一种空前的奇观。

传承骄傲辉煌,还原真实的体坛征程

中国乒乓球的辉煌,是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确立的。从1959年容国团夺冠到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摘金,中国乒乓球队用一次次辉煌的战绩证明了自己的无敌地位,也反映了中国体育人永葆初心的优良品质。

《夺金》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以1959年容国团夺冠为时间起点,讲述了东风公社喜爱打乒乓球的刘争光从公社乒乓球比赛打起,一路从县到省再到入选国家队,从“打野球”到出国征战为国争光的故事。刘争光不仅参加比赛为国夺金,还身体力行开办乒乓学校,把夺金精神传递给年轻运动员,体现了体育精神的薪火相传。 《夺金》是一部以“国球”乒乓球为题材、展现中国体育精神的大剧。该剧从“热血青年”刘争光的视角,生动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国球”崛起背后的燃情岁月,记录了大时代背景下,一群年轻人追求幸福生活、努力为国奋斗的“乒乓芳华”。

在创作过程中,《夺金》获得了不少支持,特别是国家体育总局给予了全力配合,提供了不少解密的档案,极大便利了剧本构思和创作。由于有解密档案作为素材,所以《夺金》里大量使用了真实的故事作为蓝本。

用心雕琢作品,拍出精彩耐看的主旋律

作为一部时间跨度长,年代感强烈的电视剧,《夺金》的服装和道具等方面也表现抢眼,真实再现了属于那个年代的质感。

细节的真实在《夺金》这样的年代剧里就是一种力量。剧中的乒乓球比赛场地涉及十几个场馆,这些不同比赛场馆的年代感不同,其中涉及到的桌椅和观众服装,花费了剧组相当大的精力。小到墙头标语,大到场景还原,基本做到了贴合历史。

除了视觉的呈现,更让导演花心思的是如何从人的气质上还原时代,因为还原当时人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这些问题,远远比服装道具要困难得多。服装道具靠财力基本可以解决,但是还原当时人的气质,还要演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就相当不容易了。

《夺金》的时间跨度这么长,要让观众感觉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物的观念也在逐渐变化,六十年代有六十年代的不同,七十年代有七十年代的不同,加起来这个难度非常大。《夺金》在人物成长的弧度上,也用心雕琢了一番,把主角刘争光从省队到国家队等不同层次里的不同反应做了传神的表达,人物真实性和可信度非常强。

还原的另一个难点是技术上的。如何把乒乓球拍好看,这是一个大问题,乒乓球不像足球和篮球,表现的空间狭窄,又要写实,所以说想把乒乓球拍出彩,是一项考验技术的工作。

还原时代精神,交出一部经得起考验的剧

拍出有精神、有价值的好剧,才是制作《夺金》过程中应有的态度。正是秉承着“拍一部经得起考验的剧”这样的观念,《夺金》剧组从选角开始就严格把关。力求专业运动员出身或者具有运动天赋,集体封闭训练三个月,让演员拿起球拍之后,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乒乓球运动员的气质,在写实上力争做到最好。

有专业的态度、专业的演员,才能打造一部专业的剧,对于乒乓球这样的竞技体育项目来说,影视化的难度之一就在于其精神的传递和表达。正和《亮剑》中李云龙“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极为类似,因此《夺金》也不妨看作张前打造的“体育版《亮剑》”。

作为一部向国球致敬的热血大剧,《夺金》展现了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顽强拼搏以及为国争光的当代体育精神。除了扣人心弦的赛场比拼,该剧还刻画了时代与命运、精神与传承、热血与励志,反映乒乓人在艰苦环境下依然坚守体育强国梦的宝贵品质。 本刊综合

新闻推荐

容国团:为中华体育拼搏新华社记者杨淑馨

“人生能有几回搏?”日前,广州体育学院内,《拼搏之路》音乐歌舞剧正在排演,饰演容国团的学生演员发出这一声“搏”的大吼,让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