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今日排球> 正文

闯关世预赛40强赛,球迷重拾信心 重组的国足一直在迎接挑战

南宁晚报 2021-06-16 07:04 大字

?6月11日,中国队球员张玉宁(右)在与马尔代夫队的比赛中拼抢?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林显威

替补阵容逆转劲敌巴西、主力阵容回归豪取连胜,中国女排无疑是中国体坛近期的焦点之一;当选国际泳联副主席成为第一名女性副主席,跳水界“铁娘子”周继红再次成为我国体育的骄傲。近期的中国体坛有不少焦点,不过对于足球迷来说,近段时间更是他们的幸福时光:国足不负众望在世预赛40强赛中取得好成绩;延期了一年的欧洲杯终于吹响开场哨,最纯粹的欧洲足球盛宴拉开序幕。本期“体育相对论”就来聊聊国足、谈谈欧洲杯,看一看那些令人振奋的数据,想想可能更好的未来以及品一品那些已经慢慢淡去的情怀。

展开了积极的一面

当国足再次以5比0的比分完胜马尔代夫队后,中国球迷迎来了久违的轻松,可以享受一下提前庆祝胜利的感觉。这种轻松虽是暂时的,但也令人愉悦,就像在晚风吹的海边,支起一张桌子,三两好友把酒言欢的惬意。

自从国足第21任主教练米卢卸任后,到第32任主教练李铁,中国球迷几乎一遇到大赛就提心吊胆。唯一的解药,只有国足拿出让人看得见的进步,而这种进步又只能在胜利中寻找。可偏偏国足缺的正是胜利的“希望”。

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40强赛8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头名和成绩最好的4个第二名才能晋级12强赛,而拥有庞大足球人口基数的中国足球不仅不在这8个小组第一的序列中,就连4个最好的小组第二名都还需要去争取,难怪球迷会悲观。

所以,当国足胜马尔代夫队喜获三连胜后,中国球迷终于得到了久违的宣泄,压抑被释放。与此同时,球迷们也看到了国足积极的变化,对这支队伍有一定的信心。基本上最后一场比赛,只要国足正常发挥,晋级问题就不大。按照目前的积分情况和净胜球数量,假设国足最后一场球输给叙利亚队,只要净负球不到5个或者6个,在其他场次赛果达到一定条件下,国足依然可以晋级。

真正考验才刚开始

说起来也奇怪,李铁自去年1月2日接过国足教鞭,直到今年5月30日才迎来上任首场正式比赛,时间跨度将近17个月,这在国足历史上非常罕见。正式首秀7比0大胜关岛,此后取得三连胜带领国足夺回晋级12强主动权,李铁交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特别是在比赛场地临时更换的情况下,国足还能保持不错的竞技状态,值得称赞。

将近17个月带来的神秘感,国足三连胜得到了外界很高的评价。李铁接过国足教鞭的时候正好是球队最低谷的时候,输给不算强队的叙利亚队、被弱旅菲律宾队0比0逼平,出线形势一下子就陷入困境。比严峻出线形势更可怕的是,锋无力这一国足最大的弱点暴露无遗。好在李铁接手国足以后,中国足球归化球员的进程也在提速,李铁得以拥有艾克森、蒋光太、费南多、阿兰等一众归化球员。此外,还有越发成熟的武磊。

这样的改变效果是明显的。特别是在锋线上,在里皮手下没有太多表现的艾克森在李铁的战术体系里担当起了支点的作用。加上防守阵容等方面的调整,虽然看上去现在的国足进攻能力提升并不是非常明显,但三场比赛对阵弱旅的进球效率却非常高,可谓多点开花。

不过,在记者看来,远没有到下定论的时候。李铁对国足的改造是明显的,确实也让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精神面貌和积极进步势头,但还没有到“封神”的地步。这三场比赛赛果与2019年的首回合相比差别并不大。现在的国足完成了该完成的事,更关键的是晋级12强赛的表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考验。

在浏览相关国足新闻的时候,“软柿子”三个字不能忽视。不难看出,关岛、菲律宾、马尔代夫这三个“软柿子”对国足的考验其实是有限的。可就算是捏软柿子,国足场上表现依然令人担心。如果遇到防守更加坚固的球队,国足的进球效率还能这么高吗?此外,这三支队伍对国足后防线的考验强度也不是很大,这也将是接下来国足又一个待解之谜。

一旦国足踏进12强的大门,真正的腥风血雨才会上演。

为什么要看欧洲杯

享受了国足连胜的喜悦,中国球迷紧接着就赶上了欧洲杯“盛宴”。北京时间12日凌晨,延期一年的欧洲杯吹响了开场哨。

对于“70后”“80后”甚至“90后”球迷来说,欧洲杯的意义远超竞赛本身,是一种情怀,更是成长轨迹中重要的一个点。当年翻过学校院墙只为看一场球,深夜偷偷打开电视冒着被家长晾衣架横扫的风险只为一睹球星的风采,都成为记忆里美好的瞬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几代人现在看球已不是单纯的欣赏赛事,而是夹带着怀旧的情绪,以赛为名欢聚,与过去的自己欢聚、与朋友欢聚,然后在欢聚中品味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几代球迷有一个很大的特征:真球迷往往这个时候会侃侃而谈,从球队阵形到球星数据,将沉淀了十几年的足球知识一股脑地全部抖出来,仿佛自己就是名帅,犹如德尚、恩里克、曼奇尼附体。此时的伪球迷也会不甘示弱,就算他们连球星的名字都分不清,也不妨碍他们加入话题中。

经典需要时间来沉淀,情怀需要时间来品味。遗憾的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慢慢改变了这一切,在信息个性化精准推送的时代,更年轻的群体很难在欧洲杯找到共同的记忆和情感。每个人似乎都很忙碌也变得浮躁,手机里总有做不完的事、看不完的资讯,加上足坛越发的资本化,足球的凝聚力其实已经在被慢慢淡化。话题被淹没在海量的资讯中,本届欧洲杯的开赛在我国体坛总感觉是悄无声息地、默默地,不再有当年的热闹。或许这就是快餐时代吧,每个人的精神寄托点已经大不一样,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为什么要看欧洲杯?其实欧洲杯只是一个载体,除了竞技单元,球迷更希望在场内外的故事中找到获得感和归属感,以及认同感,而不是单纯在赛果竞猜、赛后吐槽。北京时间13日凌晨丹麦队与芬兰队的比赛其实也给出了答案之一。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在比赛第42分钟突然倒地,失去意识,世界足坛遭遇了“生死14分钟”。那一刻,足球不再剑拔弩张,柔情得令人动容,就连在电视机前观赛的不少中国球迷都在感动中落泪。这正是竞技体育吸引人的地方,人们需要的不止是赛场的激烈赛况,更需要赛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震撼。当然,我们并不希望这样的共鸣在悲剧中得到,更希望是在胜不骄败不馁的竞技中寻找。

欧洲杯就像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关注点。如何读懂胜利的笑容以及失败的眼泪背后的“故事”,远比赛场上精彩的瞬间更有意义。

新闻推荐

中国队力挫巴西队止住世联赛四连败

据新华社意大利里米尼6月8日电8日在这里进行的世界女排联赛中,以替补阵容出战的中国女排3比2力挫主力压阵、此前7胜1负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