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高考是否急迫?如何避免精准应试、兴奋剂问题?专家回应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消息,对于体育是否应该纳入高考、体育应该如何高考等问题,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前任院长毛振明一直有其明确的见解,且直言不讳。这位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席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从国家人才观、国民体质健康、人体体质发展、中考体育的经验等角度,对体育高考这一广受关注的话题发表了看法。
以下是采访内容: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您怎么看待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的问题?是否有其急迫性?
毛振明答(以下简称“答”):我认为可用“比较急迫”四个字来形容。为什么急迫呢?因为我们孩子们的体质问题常年积累至今,已经到了必须要下猛药的时候了。所以我说是比较急迫。
体育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是要治病于未病。如果在身体发育期间不注意体育锻炼,身体内核的部分会埋下隐患,就像温水煮青蛙,感觉不到危险,等有所感觉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我们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壮的国民,从这个角度比较而言,体育纳入高考是急迫的。
问:您认为体育纳入高考有何利弊?
答:这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体育纳入高考,好处在于借用了应试教育平台的动力系统,一切资源都动用起来,各地家长、老师、学校、教育局都重视。
如果体育借用应试教育这个系统,在短时间内会出现不公正、不科学、不透明等等问题,这是弊端所在。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周密慎重的设计和论证。从中考体育经验来看,这些问题都能得到相对妥善的解决。
问:当年体育纳入中考的经验,对于体育纳入高考有何参考?
答:我认为:首先,一定会有一个思想逐渐统一的过程。或者说,思想不统一的过程一定会出现的。所有人都会站在自己角度来评论这个事情。体育考试是个球,谁都来踢一脚。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第二,决策者需要看准方向,厘清利弊得失,两害相权取其轻,犹豫不得。第三,要尽快实现体育高考的科学化。这需要组织一个重大课题组,借鉴中考体育的经验,对于考试内容、方法、评分和廉洁公正等所有内容,都要进行全面的梳理。
问:有专家赞同体育高考,但建议目前缓行,应该给学校一个准备期。您怎么看?
答:我绝不同意明年就开始体育高考。体育高考一定要循序渐进。但对于体育高考课题的研究,必须有目标点,有明确的时间点,准备期才不会变成效率低下的消耗期。
问:体育进入高考应该如何操作?如何避免精准应试、安全、兴奋剂等问题?
答:精准应试也一定会发生。只要是应试,越精准,应试效果越好。我们需要科学设置考试内容,这需要组织严肃科学的课题研究。
安全问题是必然会出现的。体育考试是身体极限的考试,一定会出现意外。如果不出现这种事情,那就不是体育考试,所以要正确对待。但组织者一定要采取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让家长签责任书等。如果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故,可免于追究组织者责任。
对于兴奋剂问题,一定要做好宣传,让家长和学生了解兴奋剂的害处。如果学生使用兴奋剂,就是考试作弊,必须严惩。
问:还有人担心高考考体育,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学生增加额外负担。您怎么看?
答:这涉及左右脑功能问题。从文化学习时间内拿出一小时进行体育锻炼,肯定会有劳累,但是这种劳累,会让疲劳的左脑得到休息,让一直放松的右脑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全脑的发展,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健全大脑,同时还能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如能处理好文化课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安排,体育会给学生减负,不会加负。
问:最后,您认为如果把体育纳入高考,意义何在?
答:从现在中考经验来看,体育高考一定能够改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体质状况。但我们需要从体育教育改革的全局来看待体育高考,体育高考应该是其中的重要的、有力的一个环节,它应该为推动体育教育改革、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服务,目的在于提升全民的身心健康。因此,仅仅把体育纳入高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其他体育教育的改革措施配套跟上,多措并举,一起发力。
体育高考的目的应该在于用应试教育的办法来解决应试教育造成的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是以应试之名,行素质教育之实。当素质教育大行其道时,体育考试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另外,我觉得体育考试最大意义在于,在国家人才选拔最重要的考试中,身体健康将受到审视,会让我们国家人才观发生震撼性改变。体育高考会宣示国家对人才观一种新的认定:是合格人才就必须身体健康。
(原题为《专访:体育高考,比较急迫》)(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新华社电2020南京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29日鸣枪。江西名将彭建华、辽宁选手李丹分获男、女冠军。本次比赛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