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姑娘们 好好地享受体育的本身”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女排对阵世界排名第一的东道主巴西女排,中国女排起初并不被看好。
因为在之前的小组赛,中国女排接连输给荷兰队、塞尔维亚队、美国队,最后以小组第四名的成绩勉强挤入半决赛。
《夺冠》中,与巴西队的比赛开始前,郎平(巩俐 饰)对女排姑娘们说,之前比赛没怎么打好,是她没有意识到,她自己身上的“包袱”太重了。
郎平(巩俐 饰)
这一包袱就是,比赛只能赢。但当我们回到1980年代,这一包袱却是中国女排崛起的一个关键。
1980年,袁伟民(吴刚 饰)带领中国女排在漳州的排球训练基地备战第二年的女排世界杯时,给队员们讲述了他第一次出国比赛时的经历。
袁伟民(吴刚 饰)
当他到达宾馆,他第一次看到宾馆里有冰箱、彩电、空凋时,他惊呆了。他一晚没睡,因为他想到的是,彼时的中国太落后了。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让世界看见,需要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行的。国人也需要一个世界冠军的激励。
体育充当着这样一个角色。
拿冠军的责任,落在中国女排身上。在足篮排三大球领域,女排是最有希望冲击冠军的项目。
所以当时袁伟民要每个女排姑娘们背起这一历史包袱:我们要赢,我们必须赢,我们是为国家打球的。
1980年的女排姑娘们背负的使命
40年前,中国女排的训练条件很有限,当美国都开始用计算机研究我们的运动员时,绝大多数国人都还不知道计算机为何物。我们能怎么办?把球栏调高一米五地练,“我们这么干计算机能计算出来吗?”女排姑娘的身体条件高不过俄罗斯,跳不过巴西,也没有塞尔维亚和意大利的力量。我们该怎么办?练。强练,硬练,苦练,拿命去练。
当时的口号是:流血不流泪,要球不要命。别人扣一万个球,我们扣五万个。别人有更多休息,我们几乎全年无休,大年三十照样练。《夺冠》对1980年代女排姑娘训练日常的呈现,对于今时今日的年轻观众来说,是极大的一种震撼。在艰苦的条件下,女排姑娘们吃尽苦头,但她们无怨无悔,因为她们心中有排球,心中有国家。
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决赛场上,中国女排对阵日本女排,比赛已经到了决定胜负的第五局比赛的关键分。
袁伟民对女排姑娘们说:“这场球拿不下来,你们会后悔一辈子。”
他再一次提醒女排姑娘们不要忘记自己背负的包袱和使命:为了国家,这一场比赛不能输。
姑娘们挺住了,开启五连冠传奇之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也激励了当时的中国人。
这些面孔,真的振奋了一代人
但无论是训练场上的血泪,还是郎平从脖子以下没有一块完好的骨头、一闪而过的残疾人证件,都在提醒着观众:第一代女排姑娘付出了多少。1980年代的五年冠辉煌后,中国女排并非没有遭遇波折。1990年代,中国女排跌入谷底。经历了2000年初的中兴期,2008年后中国女排又一次陷入困境。直到2013年,郎平正式挂帅,再次执教中国女排,中国女排又一次腾飞。
中国女排起伏背后,时代也一直在变。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辉煌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备受瞩目的存在。
体育项目所背负的意义也有所变化。电影借陈忠和之口说出中国女排的新困惑:现在夺得了冠军,老百姓也不会像80年代那样到街上去庆祝了。当下我们还需要中国女排吗?我们还需要女排精神吗?
陈忠和(黄渤 饰)
毫无疑问的是,女排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过去、现在包括未来,都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也诚如朱婷在采访中所说的,“女排精神首先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是第一位的。”升国旗、奏国歌是一代又一代女排姑娘们永恒的目标。新一代女排姑娘们本色出演
如果要说有所不同,那就是女排姑娘们不必再背负那沉甸甸的历史包袱了。在1980年代,它是必要的。但对于当今这个愈发强大和自信的中国来说,体育比赛不再是“唯冠军论”。所以,郎平重新担任女排主教练,除了带来更具国际视野的训练方法外,她带给女排姑娘们新的比赛观、新的价值观。比如不以输赢论英雄;比如排球是我们的工作,但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比如不只是要让女排姑娘们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更要让她们成为优秀的人……
她对姑娘们的训练不再是透支式的,她给姑娘们的精神激励也不只是宏大的概念,她甚至还留给姑娘们时间去谈恋爱。而更关键的是,她要姑娘们想明白,为什么要打排球?
电影中,当朱婷说,为了父母时,郎平说不对,那你永远也打不出来。当朱婷说,为了成为你时,郎平也给朱婷泼了冷水:我说你像以前的我,是因为当时我做替补时,跟你打得一样烂。
让我们再次回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比赛前,郎平给朱婷发了短信,告诉朱婷答案。她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好运动员,“你不用成为我,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
郎平也跟所有队员讲:“我有责任帮助你们好好享受体育的本身,开心地去打球。姑娘们,明天要比赛,过去的包袱由我们这些人来背。你们应该打出你们自己的排球,你们应该振作起来,放心去打,放开打,豁出去打。我和你们在一起。”
“姑娘们,好好地享受体育的本身”
这构成《夺冠》这部电影珍贵的地方。它没有停留于煽情,没有对对集体主义的完全服膺有过度的美化,相反,它传递的体育精神有着与时俱进的变化,能够在当下以一个科学的、专业的、开明的、尊重个体自由和价值的胸怀去看待体育。女排精神不是唯冠军论、不是长赢,而是不服输。
“球可以输,人不能输”
“曾经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的价值。”而终于有这么一天,我们比赛可以是为了成为我们自己。中国女排,不仅有我们,也有你,有我。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这是我们内心强大的标志。(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新华社洛桑9月17日电国际排联17日在官网发布公告,受新冠疫情影响,将取消男、女排世界俱乐部杯赛。国际排联在公告中说:“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