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今日体育> 正文

吃了健身营养品26 岁的他“变身”了

消费质量报 2020-08-21 00:55 大字

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网站和微博的观察,以及对各大社交网站、论坛的监测,依据事件新闻转载量、微博微信转发和评论数等数据,监测出一周以来关注度较高的消费热点事件。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王钰实习生高沁菲

相关搜索

截至8月20日17:00,搜索关键词“健身3个月胸部发育”,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906万个,找到相关资讯约5.94万篇;新浪微博找到相关结果约0.8万个;腾讯微信找到相关文章约1000篇。

舆情回顾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健身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习惯之一,在健身的同时还会摄入一些营养品、健身补剂或者减肥药。

7月24日,消费质量报5版曾刊登“轻食代餐粉减肥‘靠谱’吗?”,通过深圳消委会的一项比较试验提醒消费者:“代餐粉、营养粉等不能长期食用且并不适合于所有人。”

然而,很多人在对这些保健品了解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依旧盲目购买、使用,继而引发了一系列健康问题。

今年4月底,26岁的杭州小伙小林在体检中发现自己得了脂肪肝,听说运动锻炼可以治疗脂肪肝,一狠心花了上万块去健身房锻炼,并请了私教指导。如今3个多月过去,他的胸部越来越大,还一碰就疼。

原来,为了短期内快速增肌,私教推荐小林服用了一种补剂,这种补剂除了含有蛋白质的成分以外,还有含有雄性类固醇激素,这类激素可以刺激肌肉生长,但过多的雄激素补充,会在体内转化成雌激素并刺激乳腺发育。长此以往,身体无法接受分泌雄激素的信号,只能完全依赖外源性的雄激素补充,一旦停止补充雄激素,男性特征就会出现功能性减退。

舆情背景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16740-2014)中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是: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保健品最终的划分范围仍然是食品。而目前市场上的大量保健品为了提升产品效果,添加违禁成分的现象屡禁不止。消费者一旦掉入陷阱,轻则花钱“买个教训”,重则对身体造成危害。

医生特别提醒,人体的内分泌激素水平之所以能维持动态的平衡,是有着一套非常复杂的调控机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使用补充或者抑制某种激素的药物,需要在密切的医学监护下由医生指导治疗,早年的一些减肥药就是因为含有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被国家药监局明令禁止生产销售。

网友声音

@LoVEr:不要幻想快速长肌肉、减肥,循序渐进坚持锻炼才是正确的。

@冯潇:既不要太过依赖补品,也不必妖魔化补品,要在指导下正确使用。

各界声音

杭州市健美协会秘书长傅建陈:健身一般或需持续练半年至1年,才可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服用有关补充品后,可能会不停的使用,把肌肉愈练愈大,导致含量剂量就会变得愈来愈多,对身体危害是非常大。市面上的增补剂款式众多,适当吃是可以,但要看自己的身体是否需要。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想要维持身体健康,一定要做到吃动平衡。如果只强调一方面,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吃动平衡,包括整体体重、体重成份、大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平衡。健身人群如果过分增肌,饮食上达到夸张阶段,是有害健康的。

舆情分析

当下,市面上标榜可以帮助健身者塑身、补充体能、提高成绩的产品五花八门。许多合法销售的产品潜在危害堪比兴奋剂,服用这些产品可能使“健身”变“伤身”。

其实,对于正常人来说,维持合理的膳食摄入就可以保证我们微量营养素的需求,没有必要大量摄取营养补充剂,盲目补充营养品,容易导致体内的营养素超标,加重身体负担,危害健康。健身是为了健康,均衡营养也是为了健康。健康饮食能够让你更健康。大众健身,是为了促进健康,把营养做好,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健康状态。

新闻推荐

日本羽毛球奥运首金得主高桥礼华退役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据日媒报道,30岁的日本羽毛球女双名将高桥礼华已决意退役。高桥礼华曾和搭档松友美佐纪携手,摘得20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