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今日体育> 正文

李娜《独自上场》⑨ | 夺得大满贯冠军后 再次步入低谷

澎湃新闻 2020-05-28 09:19 大字

小静 十点人物志

领读 | 小静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独自上场》。昨天我们读到李娜选择单飞,自行组建团队,背负的压力也更大了,经历了状态起落,慢慢开始变得更加理性。

虽然她把握了状态起落的规律,但是否真能做到理性对待呢?能坦然接受这一切么?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状态回升

澳网过后,我又开始了漫长、沉重的蛰伏期。也许它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漫长,但你也知道,倒霉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慢,而胜利的快感却是转瞬即逝的。

一直持续到6月13日,在打伯明翰的草地赛时,我的状态才有了回升。

这次在伯明翰拿到的冠军,是中国选手首个草地冠军,它给了我一定的信心。遗憾的是,就在这时,我和托马斯的合作走到了尽头。

我从2004年复出到现在,成绩一直在提高。2010年的排名从第15提升到了年终的第11位,正像托马斯说的,我离理想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但当托马斯神色黯然地提出“我已经没什么可以教你了”时,我们都沉默了。

托马斯离开后,他的工作由姜山暂时顶替。这一阶段,姜山非常忙碌,他本来就要为我负责许多生活琐事,现在又要肩负起教练的责任,他变得更加沉默了。

姜山给我安排的第一场比赛是2011年在悉尼站举办的世界顶级巡回赛。

那真是我时来运转的一个赛季,身体状况良好,腿伤也没来添乱,我一轮一轮打下去,竟都异乎寻常顺利!

在悉尼,我第一次拿到了巡回赛冠军,这也是中国首次在高级别巡回赛事中夺冠,这让我小小地兴奋了一下。

悉尼站比赛夺冠的顺利,让我在接下来的2011年度澳网比赛中心情很好。再次来到澳网,我的心情就像墨尔本的天空一样晴朗。

在这届澳网中,我波澜不惊地杀进了1/4决赛,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

像往常一样,舆论对我的评价如影随形,我和托马斯的“分手”被频频提起,但这不再构成我前行的障碍。就像托马斯希望的那样,我“成长”了。

虽然决赛盘打得甚是艰难,只得了亚军,但亚军也是大满贯历史上亚洲人拿到的最好成绩。

很多朋友都安慰我说“亚军也已经很好了”、“你已经创造了历史”让我感到心情平复了很多。拿了亚军我已经非常高兴,不过也更激发了我对冠军的渴望。

学会面对

托马斯刚离开我们时,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替补人选,我的教练就暂由姜山担任。

丈夫担任教练,肯定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我和姜山都要努力适应不同场合中的角色转变,姜山每天都在紧张思索:什么时候该以“丈夫”身份出现?什么时候该以“教练”身份出现?

姜山身兼老公和教练两职时,角色转换起来会较辛苦。而当他指责我时,我又会情不自禁地愤怒:你是我丈夫,你为什么还要在场上冲我嚷嚷?

正常夫妻日常生活中都会有些摩擦,对我们来说,网球又是生活的一部分,球场上的情绪容易带到生活中。

这样一来,教练的职务反而容易伤害我们间的感情,我们间的争执开始变多了。

而托马斯和姜山的执教风格又有着鲜明的区别,就像以往一样,在澳网短暂的辉煌结束后,我又陷入了高潮后的低谷。

2月份我在阿联酋迪拜冠军赛和卡塔尔多哈公开赛上的成绩都不理想,早早便铩羽而归。我的精神状态又开始低迷。

我变得暴躁、易怒,我将此归咎为姜山的失职,我需要一个能鼓励我积极面对比赛的教练,我需要来自权威的认可和正面的引导。

因此我和姜山正面讨论了这件事,他也认同应该找个新教练。正好这时我的治疗师阿莱克斯向我推荐了丹麦教练莫滕森。

莫滕森在年轻时也曾是球员,作为教练,他曾指导过沃兹尼亚奇等一流好手。如果我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莫滕森教练看来是最能帮助我的人。

让我没想到的是,姜山在这时默默离开了团队、离开了我。我们原本正准备去马德里参加比赛,而姜山却不告而别独自回国了。

我怎么都联系不到他,只能孤身一人到马德里去见了莫滕森教练,他性情温和,面容和蔼,我们谈了谈训练方法和对未来的规划。

这次交流感觉不错,我决定聘请莫滕森帮我训练一段时间。

在这期间,姜山始终没有联系我,我给他国内手机打电话,一直打不通。那是唯一一次,整整两周我只与自己的教练和治疗师在一起。

我一边与莫滕森磨合练球,一边四处搜罗姜山的消息,在西班牙的第二周,我总算打听到了他的下落。

几天后,姜山给我发了封邮件,问我在德国的手机号是多少。我回复了他。我和姜山开始通过电话和邮件就此事沟通。

我认为姜山是在闹情绪,但被他否认了。他告诉我:他只是希望能在适当的时候离开,这样新教练来后才好工作。

如果他真跟随我来马德里,可能会对新教练的工作造成阻碍。之前他和我说过他不会去西班牙,也是认真的。只是我那时不愿相信而已。

在敞开心扉、坦率地沟通几天后,我们谅解了彼此。打完马德里站和罗马站后,我有一周左右的空闲时间回慕尼黑为法网做准备。

姜山也从国内飞过来了,我不愿示弱,故意跟他开玩笑:“你看,你不在这儿时,我两项比赛都进前四了。”姜山回敬道:“我在的话,你就夺冠了。”

他就是永远不肯认输。我就是爱这样的他。

再陷低潮

法网夺冠后,我又进入了低潮。打美网,我首轮出局。

外界质疑的声音不断传来,焦灼、无助的心态如影随形,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可以看到体育版上的大字标题:李娜状态低迷。

刚打完法网时,我自信心很强,甚至觉得自己还有信心拿第二个大满贯。但直到现在我的状态都不是很好。

我不禁开始了又一轮的自我怀疑:为什么我每天训练都那么认真,比赛时还会频频陷入困境?

这段时间,我和我的团队都异常严肃,我们意识到:必须改变这种状况了。

美网结束后,我和莫滕森教练的合作也走到了尽头。虽然我们只合作了5个月的时间,但这5个月却带给我美好的经历。

莫滕森是位非常积极的人,任何事情他都会看到积极的一面,感觉在他的世界里就没有不好的东西。

在合作期间,我觉得莫滕森对我更像是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从不会严厉说话,永远都是心平气和地讲解技战术,从来没有见过他有不高兴的时候。

可能我从小就是在挤压的环境下生活的,所以当你给我足够的空间发挥时,我反而控制不了自己。

也许是因为莫滕森给我太温和的环境,到最后,特别是法网过后,我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导致最后不能合作。我们最终友好地分了手。

“炒教练”这件事又在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我只好不停地向大家解释:这件事情没那么严重,只是正常的工作交接而已。

事实上,在我们运动员圈里,这也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教练,一点不比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终身伴侣容易,大家在磨合期发现问题,分道扬镳也是十分正常的。

在莫滕森离开后,姜山又一次回到“教练”位置上。在训练场上,姜山又变回那个严厉的教练,不停地对我发号施令。

我自己也想去调整。但训练场上不管他说什么,我都静不下心来听他的建议。他希望我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但我做不到。

从美网回来后,我回到家乡参加中网,仍然首轮出局。

WTA女选手拿到大满贯后,都会有一个低谷,到现在为止无一例外。但我内心仍然充满焦虑,我反复警告自己:必须!尽快!马上!从低谷里面走出来!

但无济于事,我依然在谷底徘徊,甚至会败给资格赛上的小将。

姜山和我一样明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满贯是所有网球运动员至高无上的目标,所有打网球的职业选手都想拿大满贯。

但80%—90%的球员拿过大满贯后,都会有一段时间的迷茫。因为要适应大满贯冠军的身份。

这个身份适应包含理想构建、下一个目标、生活整个排序,以及对教练的选择认可、对生活欲望的基本要求。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李娜夺得大满贯冠军后陷入迷茫,再次步入低谷,不知该如何重建目标。

之后她是否能走出低谷再创佳绩呢?能好好适应身份的改变么?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图片源于东方IC原标题:《李娜《独自上场》⑨ | 最爱你的男人,最懂你》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方向:不变 力度:不减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再发力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如何确保完成规划明确的生态环保指标?污染防治攻坚战如何进一步发力,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