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足球联赛正遭遇职业化改革以来最严峻的“退出危机” 如果“十冠王”也黯然离去
“辽足没了!”连日来,一则来自某媒体记者的微博刷爆了足球圈。根据《工人日报》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到截稿时为止,有部分球员表示欠薪的辽宁宏运俱乐部并未解散,有关方面还在为俱乐部能够继续生存而努力。
如果辽足能在中国足协开启调查之前解决现有问题,这支拥有67年历史,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就国内大赛“十冠王”的老牌球队,依然还有一线生机。
虽然辽足还没有真正说“再见”,但不少中甲中乙甚至是中超球队,都在这个“漫长”冬季里感受着凛冽寒意——随着深圳鹏城在上周末宣布退出2020赛季中乙联赛,已先后有多达11家俱乐部退出新赛季职业联赛(包括3支中甲和8支中乙球队)。
再加上此前一度传出有可能“退出”的大连人(原大连一方,已声明不会退出),以及近期深陷“退出”传闻的天津天海和辽足,国内足球联赛正遭遇职业化改革以来最严峻的“退出危机”。
始于1992年“红山口会议”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缘何会在20余年的实践后突遭如此严重的“生存困境”?
从表象来看,众多球队纷纷选择退出,无一不是因为“缺钱”,无法维持俱乐部持续投入。但造成“钱荒”的深层次原因并不难寻找。那就是职业化改革20多年来,包括中超、中甲和中乙在内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一直没有建立起能够真正实现良性循环,具备自身造血能力的经营体系。
这种单纯依靠投资 “输血”的经营模式,在近几个赛季的中甲和中乙等级别联赛中,已愈发到了无以为继的危险境地。
完善中超联赛建设,加快中甲和中乙联赛“扩军”,曾是中国足协在2015年底为夯实“中国足球三级职业联赛体系”而勾画的“理想”蓝图。
然而,短短几年过后,俱乐部经营的先天不足,不仅使得中甲中乙“扩军”举步维艰,还令不少已经进入中甲和中乙联赛的俱乐部因不堪重负而无奈离开。统计数据显示,从上赛季至今,已有14家中甲和中乙俱乐部相继选择退出联赛。
即便是被标榜为“世界第六大联赛”的中超,其实也是建立在疯狂投入基础上的“虚假繁荣”。不断被拉高的内外援转会费和薪资,使得中超联赛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元联赛”。
亚足联公布的2018赛季各国联赛财务数据显示,2018中超各俱乐部薪资总支出达到6亿9600万美元(约48亿人民币);日本J联赛的这一数字是2亿4000万美元,为中超的34%;实行工资帽政策的澳超为3100万美元,仅为中超的4.45%。
与此同时,2015-2017年中超各俱乐部亏损总额却在不断增加:2017年中超亏损总额已超过7亿美元,平均每家中超俱乐部亏损约4000万美元(约2.76亿人民币)。
有大量投资人和赞助商不断“输血”的中超俱乐部,其经营现状都如此窘迫,既缺少强力投资又缺乏市场开发能力的中甲中乙球队,其经营的入不敷出更是可想而知。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足球俱乐部普遍的收入来源,除了冠名权,基本就是商业赞助、电视转播和门票收入等。但在次低级别联赛尤其是中乙赛场,俱乐部的商务经营收入低,上座率惨淡又造成门票进账几乎是杯水车薪。
更令人担忧的是,经过中超联赛近几年来的持续“烧钱”,中甲乃至中乙联赛的生存门槛也逐渐被拉高。据悉,近几个赛季冲入中甲联赛的中乙俱乐部,其整体投入均在2亿元左右,大多数球队实在难堪重负。
对于近来持续不断的球队退出潮,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日前表示,球队缺乏盈利能力是中国职业联赛存在的突出问题,“足协在管理方面也有责任”。他希望能通过“限薪”“让渡经营权”等举措,切实改善俱乐部经营状况。
有业内人士提出,除了现行政策,欧足联从2013赛季开始实施的“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其实更值得中国足球借鉴。“这一法案旨在规范各俱乐部的财政行为,控制俱乐部财政赤字,并对违反规定的球队予以处罚。虽然中国足协也推出了‘限薪’等新政,但在实施监管和处罚力度上还需加强。”
毋须讳言,国内足球俱乐部已经到了必须要正视“如何生存”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只有切实控制俱乐部运营成本,合理薪酬开支,不断提升青训质量和造血能力,才有可能推动各级联赛健康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夯实中国足球的塔基。
新闻推荐
总有消息让人振奋,中国女足就是那缕穿透阴霾的阳光。东京奥运会预选赛,在经历了主场变更,主力不能出赛,全队被迫隔离等不利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