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今日体育> 正文

分居式陪读:不要把一生都搭在孩子身上

澎湃新闻 2019-12-10 22:07 大字

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生活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实现的似乎不多,至少从我身边的情况看来如此。

我有一个小学同学,高中未毕业就去深圳打工,娶妻生子后他和妻子常年在深圳工作,孩子一直留守老家上学,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他们当然不想和孩子分开,可是没有办法,面对深圳日渐攀升的生活费,他们做了另一种选择。

这不,为了给孩子提供相对好一些的教育环境,他们退而求其次,于去年在县城购置了一套小面积住房,赢得了孩子在县城上学的宝贵机会,他妻子也就成了 “陪读大军”的一员,像很多农村妇女一样。

这不是个案。随着重视教育成为人们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子女教育方面投资,在乡村空心化导致很多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迁至乡镇、县城或大城市念书,浩浩荡荡的“陪读大军”也就油然而生。

我的一个同事(大学老师),整日里忙于备课、上课、科研及各种学校事务,无暇他顾;加上他在政府系统工作的妻子也是工作繁重,两个人都很忙,给到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长此以往,陪伴、关爱不足的孩子变得性格暴躁,叛逆心强,各种散漫,很难适应目前国内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整体节奏,夫妇俩被孩子班主任叫去各种“谈话”。无奈之下,他们选择把孩子送去澳大利亚念书,代价是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平均约40万人民币一年),妻子更是辞职远涉重洋去专职陪读。

“夫妻分居陪读”这也不是个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中国人有钱了,中国人成为全球旅游胜地的最重要客源,中国移民的总体数量越来越大,中国投资移民的比重越来越高。有钱了,把孩子送去国外镀镀金,喝喝洋墨水,体验体验异域文化,成为不少有钱人的共同选择。陪同子女一起出国陪读,也很普遍了。

流动性是全球化时代最重要的宏大特征,同时也是基于微观家庭的理性选择:为了家庭的生计改善,为了子女接受好一点的教育,抑或为了某种良好预期引致的自我安慰(虽然这种良好预期非常不确定),人口流动和家庭分驻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国内的异地陪读及跨国的陪读现象,一方面是教育发展水平与资源配置在不同地域的差异性所致,正所谓“人往高处走”;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基于现实状况的无奈之举,一些孩子不适应国内激烈的教育竞争格局,只能送出去试试——虽然没有证据佐证孩子出国发展就一定更好。

对于陪读现象导致的家长长期分居问题,我甚是无奈,城镇化毕竟是大趋势,优质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一定存在地域层面的梯度差异,这必然导致竞逐优质教育资源的家庭人户分离或者家庭成员分驻两地,异变为一种“分割型城镇化”。

最初是男丁外出打工,妻儿及老一辈驻守老家;后面是夫妻俩在外打拼,小孩及老人留守老家;现今是男丁外面打拼,妻儿驻扎县城,老人留在老家:很多农村人对这一人口迁移的演进过程深有体会。

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表达几个看法:

首先,我们不要把我们的一生都搭在孩子身上,我们应该检视和反思那种节衣缩食也要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传统观念,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由自己去领悟、去践行,我们要增强我们和孩子的边界感意识,我们可以做什么,付出什么,可以不做什么,不付出什么,而不是越俎代庖、包办一切。事实上,那种过度委屈自己、牺牲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为了孩子的做法,反而是在贻误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依靠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其次,对于目前出现的子女教育问题及其所导致的系列问题,感觉我们全社会都普遍焦虑了,盲目跟风与从众心理,看重排名,马不停蹄地追赶,生怕自己的孩子在高速奔跑的教育锦标赛中掉队了。部分家长和老师对教育的本质理解不足,对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够。

从这个角度看,别太“在乎教育”,别太焦虑,全社会都慢一点,从容一点,一起努力适度降低教育列车的行驶速度,给孩子一定的成长空间,让孩子回归自由生长的本性,逐步形成有利于孩子可持续与健康发展的教育观,或许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新闻推荐

时隔十年再夺英锦赛冠军 丁俊晖反弹

中国头号斯诺克球手丁俊晖8日在约克以10∶6击败马奎尔,第三次捧起英国锦标赛冠军奖杯,而这次举杯距他上一次夺得这一赛事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