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今日体育> 正文

“速成时代”更需脚踏实地一朝“量子”在手 天下应有尽有?

济南日报 2019-10-22 11:38 大字

□本报记者 李雪萌

你懂量子科学吗?不懂就好办了!

一分钟就看完一本10万字的书,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但只要运用“量子技术”“光的波粒二象性”等你听不懂的技术手段,就可以做到,只要3万元学费就能拥有,有没有很动心?

“量子速读”最近成为热门话题,虽然大部分人对其表示了鄙视,但各种相关培训班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开花,证明笃信者还是大有人在。这种速成读书并非新鲜事物,跟多年前的蒙眼读书、耳朵认字一脉相承,只是在人们渴求各种速成之心格外迫切的今天换了个马甲。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一段堪称“大型智商税收缴现场”的视频最近在网络上走红。这是一场煞有介事的比赛,是“国际青少儿脑力锦标赛”的“波动速读”项目。孩子们以最高倍秒速刷拉拉翻动书本,据说不用眼睛,而是运用HSP(高感知力)进行量子波动速读,1到5分钟就可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且可完整复述内容。

这种明显违背科学常识的做法,令很多网友瞠目结舌。但实际上,类似的迷惑行为大赏在抖音上大行其道。多个不同名目的速度视频中,孩子们都在刷刷刷翻动着手上厚重的书本,有的还蒙着眼睛,目测一秒50页左右——真的跟大夏天翻书页扇风是一样一样的,纵是各路见多识广的网友,面对这种神仙操作也有点呆:

读书能力强不强不知道,反正演技肯定不差。

比起1分钟阅读10万字,还是1分钟赚10万元似乎更现实呢。

必须承认人们的科学素养还是提高了,搁过去,我们都是整本书烧成灰温水送服。

接下来就该祭出“暗物质速读”“希格斯玻色子速读”了吧?

玄幻小说的作者都不敢把主人公写得这么牛逼!

——最后这位网友见识太少,《择天记》里的鹿晗是可以一目千行、同时看40部书的。

一位网友说:蒙眼识字和开天眼(开启松果体)速读,我小时候就见到了,20多年后,又披上“量子物理”的皮继续骗人。

业内有行话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解释不通,穿越时空;万不得已,熵增原理;脑洞不够,平行宇宙……

量子力学:好奇你们都是怎么理解我?

作为群众基础十分广泛的高端科学,“量子”实在是个筐。最近又有消息说,某培训机构推出了“量子远程接骨”。估计接下来很快就会诞生量子鞋垫、量子大米、量子内衣,几年前“纳米”概念流行时就是这套路。2009年上映的丹尼尔·克雷格第二部007作品,叫做《大破量子危机》。当时物理不及格的小编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影院,发现完全想多了。整部影片跟“量子”完全没有关系,詹姆斯·邦德大破的是“纯净水危机”,只是反派大boss的邪恶组织叫做“量子”。这是个非常会蹭热点的标题党反派!

通过“量子”“波粒二象性”来快速读书的魔幻现实主义大行其道,还真不怪中国同胞人傻钱多。亚马逊上有一本《波动速读》,出版时间是2006年,很多外国朋友也深信不疑。youtube上有大量视频,比如自称能教速读的人,不到两秒就读完了写满字的一整页书;学过速读的13岁少女跟主持人比赛看书,对方一页都还没读完,她就看完了十页。

人人都似乎听说过、人人实际上都不懂,这是一种骗局得以成立的充要条件。一位豆瓣网友说,量子物理是为数不多的零门槛科学,因为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说过:“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讲,沒有人懂量子力学!”既然大家都不懂,所以我们面对量子,跟扎克伯格家的小婴儿面对量子没啥两样,这真是知识界难得的平等!

超能记忆的故事其实很有趣

隔三差五,我们身边就能看到这样充满诱惑力的语汇:顶级大脑潜能开发专家、超级学习法、世界记忆大师、整本英语课本倒背如流……整本英语课本倒背如流的没见过,整本中文课本倒背如流的倒也不是没有。比如黄药师的夫人冯蘅,看了两遍《九阴真经》就默写出来。但这招不能多用,第二次用时这位大才女就被累死了,导致没妈的黄蓉格外叛逆,15岁就离家出走。

既然讲故事,不妨就再来一段。《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几乎一样的情节:张松去见曹操,被曹丞相轻慢。杨修为证明丞相大才,将其所作《孟德新书》拿给张松看。

张松于朝堂之上,“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随后,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松大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

修曰:“丞相秘藏之书,虽已成帙,未传于世。公言蜀中小儿暗诵如流,何相欺乎?”

松曰:“公如不信,吾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

这种记忆天才的事儿,也只能当故事来看。医学上或许有现实的案例,比如有的孤独症、自闭症患者,有着异乎常人的能力。电影《雨人》里,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自闭症哥哥,实打实的“过目不忘”,可以准确报出飞行史上所有重大空难发生的航班班次、时间、地点、原因,能一眼扫过就数清掉落在餐厅地板上的246根牙签,记得电话簿上任意一个读过的电话号码。

现实新闻中,类似的“雨人”时有耳闻。比如有的人只要看过一次,就能画出完美的城市景观图;有的人可以分别用左右眼读书,大大加快阅读速度等等。

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恐怕宁可选择正常人的普通记忆力,并不会为了这种小概率的特殊天赋付出健康的代价。何况就算这些自闭症天才,也做不到当下这量子波动扇风式一秒读书法。

顺便提一下,完全否认扇风式读书的价值也是不对的。《武状元苏乞儿》中,最后决战关头,周星驰重伤倒地,看到风哗啦啦翻动《降龙十八掌》秘笈,随之顿悟将前十七掌串到一起就是第十八掌,从而一举KO赵无忌。

这样看来,“量子波动读书”终究有可取之处,至少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唯一的捷径是不找捷径

以科学为名系下的铃还需科学来解。针对人民群众在读书学习方面“一口吃个胖子”的朴素愿望,专业人士给出了解答:读的速度和理解不能兼得,在阅读速度提高一倍的情况下,一般会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最重要的是,限制阅读速度的主要是语言能力,而不是眼睛的视野和移动速度。

导演伍迪·艾伦有个著名的段子:我参加了一个速读课程,20分钟就读完了《战争与和平》。这是关于俄国的。

——20分钟读完《战争与和平》也不是不可能,但唯一的收获只是知道了这是关于俄国的小说。这种“读完”有啥意义?

如果真的喜爱阅读、基于学习新知的目的去读书,那么读书的唯一捷径就是不找捷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一分辛苦一分收获。

史书记载,苏东坡才艺过人,别人随便说《汉书》中一个字,他能“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曾把《汉书》抄写了三遍。

教育焦虑在如今父母们身上普遍存在,大家都想赢在起跑线上,起跑线就被迫不断提前。单靠“抢跑”已经不足取胜,各种“兴奋剂”又应运而生。这种量子读书班显然就是读书学习上的兴奋剂。焦虑令人忘记常识。有的人纯粹想投机取巧,有的人只是想“试试吧或许有用呢”,还有的家长是“听说孩子同学/同事儿子/邻居闺女报了,咱不能落下”,顾不上考虑这些“高科技”是不是违反基本科学道理

阅读技巧可以训练,比如文学类书籍,可以跳读或略读。就好像学霸们通常都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更为高效的学习方法,但背后仍然离不开认真刻苦学习,完全寄希望于“聪明丸”一夜速成,只能是学渣们不切实际的幻想。

关于“从前慢”的文章前一阵不断刷屏,可以理解其为某种程度上的鸡汤文,但适当慢下来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建议与提醒。我们生活在一个速成的时代,已经没有耐心做任何事。“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5分钟读完一部书”、“8分钟相亲”……类似的活动或项目非常受欢迎。不能简单判定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日新月异的时代进步也的确在督促我们不断加快前进的步伐。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以“快速”为最终目标,读书学习、婚姻爱情、艺术创作,还有雕琢切磋以求至臻的工匠精神,都需要平心静气、不断打磨。“量子力学”不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沉静的内心才是。

新闻推荐

基普乔格“破2”鞋会不会是“鲨鱼皮”?

新华社伦敦10月17日电(记者张薇)肯尼亚人基普乔格全程马拉松跑进两小时的壮举尽管不能算作世界纪录,但足以载入史册。在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