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今日排球> 正文

当我们谈论女排精神时 我们应该谈些什么

西安晚报 2019-10-01 04:48 大字

刚刚结束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实现卫冕,豪取赛事五冠王的同时,也将世界大赛的冠军数量增加到10个。一时间,“女排精神”再度在社交网络刷屏,这种精神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也有了新的内涵,甚至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

女排精神不仅仅是口号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站上世界之巅,女排精神也随之成为了这支球队的代名词,彼时,各行各业都在学习女排精神。实际上,女排精神绝不只是一个口号,不是精神胜利法,而是行动、力量和能力。郎平曾说过,这种精神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在竞技体育领域,硬实力始终是第一要素,不具备超强的实力,最多也就是昙花一现。而实力的锻造,则离不开精神的力量,用原中国女排主帅陈忠和的话说,要能够吃下别人吃不了的苦。在同样具备实力的情况下,态度与精神又往往能够决定结果。2004年雅典奥运会、2015年女排世界杯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登上冠军领奖台,除了实力之外,也有着比其他强队更为不屈的精神。

女排精神一定不会过时

有一种声音是,当中国已经不需要依靠一场比赛的胜利、一个赛事的冠军来证明自己时,女排精神也渐渐过时。这样的观点,首先是没有理解女排精神的内涵,女排精神体现的是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无论在何时都不会过时。

如今,竞技体育走上了职业化发展之路,对于竞技场上的得失国人也能以平常心看待,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始终未变,女排精神之所以代代相传,正是因为契合着奥运精神,是一种向上的力量。里约奥运会上傅园慧的走红,是国人对奥运精神有了全新认识,但当中国女排在里约收获奥运冠军之后,国人依旧如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样激动,这不仅仅是取得了一枚金牌那么简单,金牌的背后是感动于女排的顽强拼搏、超越自我。

女排精神已有了新内涵

曾经的女排精神,被浓缩为“拼搏”二字,是为了登上世界之巅的忘我努力。在郎平执教的这6年时间里,女排精神也增添了新的内涵。

2013年,郎平在“危难之际”接手中国女排,当时这支队伍不仅难以在世界大赛上斩金夺银,在亚洲的统治地位也岌岌可危。执掌中国女排之后,郎平提出了“大国家队”概念,使球队涌现出了不少新人,球迷津津乐道的“朱袁张”就是郎平发现并培养的,如今已是球队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同时,郎平引入了更为科学的训练方法,聘请了体能教练,组建了有国外名医加盟的医疗保障团队。曾经,蹲杠铃是女排力量训练的传统科目,但新团队成立之后,这种损害膝盖的训练方式被彻底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科学体测和根据体测制定的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训练计划。郎平曾直言不讳地指出“过去的训练不科学”,她不会去做揠苗助长的事情,也不会让队员带着重伤上阵。可以说,创新的管理、科学的训练,是郎平赋予女排精神的新内涵。

女排精神超越体育范畴

国人在感动于女排精神的同时,也被这种精神所激励。从这个角度来说,女排精神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这是一种自信精神、民族精神,是给全体中国人的精神大餐。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女排始终在路上,而只有每个人都奔跑前行,中国也一定能勇往直前。

夺冠之后,央视记者采访每名队员时都提到了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在新时代下女排精神已经迸发出了新的力量,可以投射到任何一个行业当中。老女排队员杨希曾表示:“人们富裕了、物质生活好了,更需要女排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国家、荣誉的一种责任感,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首席记者闫斌

新闻推荐

笑着笑着,郎平哭了为啥哭呢,要放假了 女排十一连胜庆十一,“铁榔头”因“哭”上热搜,随后幽默回应

3∶0拿下最后一个对手阿根廷,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卫冕世界杯冠军。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郎平也不禁流下了眼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