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冰者的冰与火之歌:冬储冰夏销冰 工作环境温差近50度
三伏酷暑,数九严寒。这样的时节,对于常年和冰打交道的从业者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劳作。冬季采冰,夏季销冰。从冻得让人瑟瑟发抖的采冰场到热得让人大汗淋漓的工作间,随着时节的更替,他们时常需要在温差几十摄氏度的环境中不停切换。有采冰、储冰时的辛苦,也有接单、雕冰时的幸福。这其中甘苦,冷暖自知。
冬↑1月22日,北京密云区白河冰面上,吴爱民(左一)正和工友们在采冰。为了不让刚切割下来的冰再冻上,需要采冰工们协同作业。 ↑1月22日,密云区石城镇水铺子村附近的一处采冰作业面。↑采冰工们用大型机械切割冰面。一天下来可以切割数百快冰。
天气虽冷,可这却是采冰工一年中最忙的季节。处在阴面的采冰作业面上,气温低至零下10摄氏度,刚砸开的冰窟窿,不到1个小时就又能结起1毫米左右的薄冰。长1米,宽0.5米,这是采冰工们总结出来的理想尺寸,方便搬运,也利于日后切割加工。冰排切完之后,工人们就手持十几斤重的冰镩子沿着电锯切开的口子用力砸开分割好的冰排。这个环节往往是最危险的,如果脚下打滑,或者用力太大的话,很容易把人闪进水里。
↑1月21日,两名采冰工将切割好的冰块沿着开凿好的水道运到吊装机上。 ↑1月22日,靳小军的舅妈在冰窖入口通过手机直播储冰过程。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了靳小军卖冰的又一渠道。
如何能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冰雕,靳小军也费了不少心思。QQ上晒图、朋友圈转发,这两年他又凭借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圈了不少粉丝,也成为卖冰的重要渠道。↑采冰工们在冰窖里休息。因为采冰季节性强,来钱慢,如今采冰工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老人。
在靳小军的记忆里,这里很早以前就有采冰、储冰的传统。听老人们讲,以前这里还往宫里送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密云水库的修建,这里也建造了一座国营冰窖。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制,靳小军的父亲把这座冰窖承包了过来。后来,冰窖又经过三次搬迁,改建到了白河河畔的一处山脚下,靳小军也逐步接了父亲的班开始经营这个冰窖。↑漂浮在河面上的冰块。↑1月21日中午,因为采冰任务紧,工作面又离家远,采冰工们通常就在路边吃午饭。 ↑1月22日,冰窖里的工人正在为码放好的冰盖上被子保温。
这是一座长35米、宽15米、深5米多的大型冰窖,四周用石头和水泥加固,高峰时能储存2000多立方米的冰。这个冰窖沿用了古法储冰的技术,没有任何降温设备,全是通过隔热的方式来保持冰窖的温度。每码放一层,就需要盖两层毛毡、一层棉被、一层塑料布,一个采冰季下来,得用去2000多条被子。
夏↑8月5日,靳小军正用一块加热后的铁板打磨一件冰雕成品。不一会儿,他便大汗淋漓。 ↑切割冰块前需要提前测量好尺寸,因为冰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融化,过大过小了都不行。 ↑根据客户需求,冷冻好的冰需要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冰块。
靳小军起初接手这个冰窖时,每年主要还是卖给一些做冰雕的师傅和水库附近的渔民,但销量逐年减少。为了维持生计,2011年,靳小军将目标转向了冰雕市场,学习冰雕技艺。但何时才能把自己的冰雕变现,他没有把握。“那时就担心,做不好把牌子给砸了,再想翻身就难了。”靳小军说,在北京做冰雕的圈子很小,头一炮必须打响。
↑靳小军的助手正在搬运已经制作好的冰雕。 ↑在正式开始前,靳小军和助手需要先把切割下来的冰铲平。 ↑8月5日,七夕节临近,靳小军正在零下5摄氏度的冰库里修饰一组以七夕为主题的冰雕。
靳小军终于等来了机会。2013年5月,靳小军在小姨子的婚礼上,将一对精心打磨的冰雕天鹅作为礼物摆在了典礼台上。这套冰雕按当时的市场价少说也得四五千元。靳小军回忆说:“当时亲戚们都以为是哪位土豪送的。”婚礼结束后,婚庆公司的老板主动找到靳小军希望能够合作。经过这次试水后,靳小军发现了商机。
如今,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靳小军又把自己的商机瞄上了冬奥产业。“大概从去年开始,有关冬奥主题冰雕的需求量明显增加,每个月都能接到两三单这样的冰雕业务。”靳小军说。而他的收入也比之前翻了几番。
↑8月7日,靳小军和助手正从冰库里打包冰块为第二天的会场布置做准备。夏季往往是冰雕畅销的高峰,他们每天都要在温差近50摄氏度的环境里工作。
↑8月8日,北京一电影院内,工作人员正在搬运制作好的冰雕。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冬奥主题的冰雕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
《工人日报》8月11日 四版摄影 王伟伟
编辑 刘金梦
新闻推荐
1月22日,密云区石城镇水铺子村附近的一处采冰作业面。1月22日,北京密云区白河冰面上,吴爱民(左一)正和工友们在采冰。为了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