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顿们”何以对孙杨频频挑事?
霍顿(左一)拒绝与孙杨合影(中)引争议。 孙杨
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的室内游泳项目开赛以来好戏不断,其精彩程度和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幕场景与此前被中国跳水队、俄罗斯花游队分别垄断的跳水、花游赛事的精彩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不仅赛场内运动员们的表现富有观赏性,赛场外、领奖台上也发生了好多故事,爆出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
围绕着中国的奥运冠军孙杨两度在夺冠后的颁奖仪式上被澳大利亚选手霍顿、英国选手斯科特拒绝“同框”、握手,甚至拒上领奖台的话题,不仅在国内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即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也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西方媒体、运动员,特别是以美、澳、英三国为主的部分舆论甚至还支持霍顿的做法,发出这种声音的不乏有国际影响力的运动员。
国外选手认为
孙杨“拒检”一事未决前没有参赛权
那么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霍顿等人会如此对待和抵触孙杨呢,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原因和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次事件的直接起因发生在去年的9月4日,国际反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IDTM公司,此公司是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找来提供服务的机构)的三名人员对孙杨进行赛外药检,孙杨方(团队以及保安人员等)在质疑对方资质之后“在无检测人员陪同的情况下传递装有尿样的小瓶,并由团队的一名安保人员用锤子砸碎了血液样本瓶”(英国媒体《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报道原话)。
孙杨律师方在随后的声明中指出,IDTM的工作人员不仅无法提供其机构对此次检查的授权文件,而且血检官和尿检官也提供不出反兴奋剂检查官资格证明,血检官无法提供护士执业证,这是一次完全违规的操作。不管怎样,这次针对孙杨的药检未能完成。
之后,国际泳联(FINA)在调查后裁定孙杨在此过程中“无过错”,但是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对此并不买账和认同。于是今年3月,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就“孙杨拒检”一事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提起上诉。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将会在9月的某个时候举行听证会,因为听证会9月才举行,而光州游泳世锦赛是7月开赛,部分国外选手认为孙杨在“拒检”一事未决的前提下没有参赛权,这才有了他们对孙杨一系列的言论和举动。
两人多项目重叠
鲜有胜绩的霍顿不停诋毁孙杨
这是此次西方媒体和运动员针对孙杨产生抵触和发表抗议言论的直接导火索,但真正引爆和多年来一直不停诋毁孙杨的却只有一人,那就是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马克·霍顿。
霍顿的主攻项目和孙杨重叠,都是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他和孙杨的“个人恩怨”要追溯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400米自由泳决赛时,那也是最近7年来唯一有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上战胜孙杨。获得冠军的霍顿“得理不让人”,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突然指责孙杨曾经药检阳性,当即引起轩然大波。而孙杨就此回应,“清者自清,对于每个来到这里参加奥运会的人,能够站在奥运会赛场上的运动员都是需要被尊重的,没必要用这种小伎俩来影响对方。”
此后,无论是霍顿还是其他人,也都没能在400米自由泳项目上击败过孙杨,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到今天,那是孙杨唯一的一次失利。
“拒检”事件9月判决
届时事实会还所有人真相
事实上,从孙杨17岁第一次登上世锦赛的赛场(2007年墨尔本)至今,获得的11枚世锦赛金牌、3枚奥运会金牌都证明他无愧于这个领域内的最强者,成就早已超过他曾经敬仰的澳大利亚运动员哈克特。在孙杨的职业生涯中,仅有一次在兴奋剂检测上出问题,还是在国内的游泳赛事上国内自检时发现的。
那是在2014年5月全国游泳冠军赛时,孙杨接受赛内检查,结果A瓶尿样中发现违禁物质曲美他嗪。因为孙杨患有心肌缺血,需要用药物“万爽力”进行治疗,这种药物中含有违禁成分曲美他嗪。这种药物2013年底之前是可以使用的,2014年1月1日起才被列为违禁药物。中国有关方面并没有及时更新“运动员使用药物指南”,责任并非全在孙杨。待中国泳协向国际泳联和国际反兴奋剂机构告知此事之后,得到的指导意见是“可以提出警告”,并没有提出要进行禁赛处罚,其服用原因“误服”也被认可。但中国泳协还是给予孙杨禁赛三个月的处罚。
就是这样一件事被霍顿抓住不放,连续多年在多个场合对孙杨进行攻击,连同去年的“拒检”事件,成为霍顿等人口中的把柄。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霍顿在澳大利亚的全国选拔赛中本来没有代表澳大利亚参加光州世锦赛的资格,却“走后门”入选代表团。而且在霍顿等人眼中,其澳大利亚前辈索普的兴奋剂违规事件,霍尔姆斯、格罗维斯等游泳名将一年逃避三次药检被处罚等可以不闻不问不提,唯独只瞄着孙杨。
如今,我们需要做的是等待,等待9月份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判决,希望那时事实会还所有人一个真相。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堪培拉7月25日电澳大利亚主流媒体《澳大利亚人报》25日头版刊登了对孙杨外教丹尼斯的采访。这位被该报描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