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峰:打造校园足球的“433”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记者 公兵 胡浩)“‘433’是足球里最具攻击性的一种阵形。希望我们的校园足球有四个坚强的后卫,有三个中场,还要有三把尖刀,把基础做实,把中场守住,然后奋不顾身、锐意进取,趟出一条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乃至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说。
王登峰是在23日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做上述表示的。他介绍了近五年校园足球的四点成就、三点经验和三项未来工作重点。
四点成就一是普及做实,目前已在全国遴选认定了24126所校园足球特色校,设立38个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认定135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在全国布局建设47个“满天星”训练营。二是体系做全,包括教学体系中研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和大纲,形成校队训练、班级训练,加上高水平教练对区域内优秀队员进行训练的体系,以及特色校校内联赛+校际联赛+全国性比赛的竞赛体系。三是保障做真,已培训四万名校园足球教师,截至2018年9月全国校园足球场已有12万多块,中央、各省区市有专项扶持经费,建立校园足球运动员等级制度等。四是融合做足,全国校足办和中国足协、国家体育总局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主要体现在参加青超联赛、女子乙级联赛,与职业俱乐部签约做好区域内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及“满天星”训练营活动等。
三点经验一是校园足球是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走坚定、开拓、进取的新路,切忌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二是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的主导作用,紧密联系、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三是在校园足球推进过程中,普及是基础,提高是激励,完全有可能产生一批优秀足球后备人才,校园足球要成为探索中国式足球青训体系的一条重要通道。
王登峰还介绍了下一步工作重点——打造校园足球升级版。一是校园足球升级版一定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经过五年努力,校园足球的推进模式、效果基本达到学校体育改革应有目标,即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今后要形成教会、勤练和常赛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为此就要改变对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一些根本认识,认识到体育对人才成长的关键作用。而要实现教会、勤练、常赛,现有师资队伍和场地设施远远不够,所以要加大师资队伍和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建立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家长、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工作重点二是着力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足球青训体系。全国夏令营就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把全国范围内每个年龄组最优秀的孩子拉出来利用节假日进行高水平训练和比赛,而“满天星”训练营则由国家选派高水平教练去组织该区域的教学训练和竞赛,确保孩子不离开学校、家庭和社会,能学会踢足球,经常练足球,经常赛足球,还能经常受到高水平教练的指导。“这就是我们要着力打造的中国特色青训通道。我们已经在与职业俱乐部、中国足协合作,如果有更多职业俱乐部加入‘满天星’训练营合作,足协派更多优秀教练充实到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中去,这样的通道一定会非常好。”
第三项工作重点是构建三个体系。一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并作为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支撑体系。要实现教体更深入的融合,让体育系统里的优秀人才更多地进入学校体育,也把体育系统的优质场地资源让学校能更多共享。“现在我们跟体育总局在共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和社会体育场馆向学校开放的工作,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
二是构建学校体育和职业体育、社会体育更加深入、广泛、全面的相互支撑体系。“谁都不能取代谁,但是在自成体系的同时,如何扩大相融、交流的点,让各个体系健康发展,同时又能让中国优秀体育竞技人才获得最佳成长,需要我们着力解决。”
三是要不断充实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激励政策,除了在升学通道上做更多扶持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整套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荣誉体系。
新闻推荐
泰山队今晚主场迎战北京国安,争进足协杯半决赛 冤家再聚首,谁能胜一筹?
□本报记者王建7月24日晚,泰山队主场再战北京国安。这次是足协杯四分之一决赛。“希望明天队员临场发挥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