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何时也能静心反思?

大众日报 2019-07-19 09:48 大字

□本报记者王磊

这些天,日本男足突然火了,不是因为他们刚刚取得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足的金牌,而是因为一部名为《让日本足球沉默的14秒钟》的纪录片。日本NHK电视台耗时一年时间采访双方球员、教练,剖析了日本队在俄罗斯世界杯上兵败比利时队的最后14秒,全方位还原了自身失败的原因。

有自媒体文章撰文称:“倒下的14秒,日本人研究了一年”。这样深入骨髓的反思与较真,让人不免感慨:“日本足球的强大,是全方位的。”纪录片一段一段地分析日本队最终兵败的原因,将日本队的失误选择和比利时队的正确选择,全部呈现在大家面前,为的就是让球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看过“犯错的14秒”之后,日本队球员受益匪浅,长友佑都说:“虽说‘危机就是机会\’,但我认为‘机会里也有危机\’,就算有很多机会,就算情况对我们非常有利,也要警惕其中的危机,这一点我要牢记在心。”兵败罗斯托夫之后,日本队早已将目标对准了2022年的卡塔尔,倒下的14秒,将是他们重新冲击八强的动力源泉。

长友佑都的感悟,与中国古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意思基本一致。然而,从小听着各种哲理长大的中国足球人,却很少真正去反思自己屡战屡败的原因。

2002年韩日世界杯,是中国男足的分水岭。那一年,中国队实现了44年的夙愿,第一次打入了世界杯决赛圈;也是在那一年,中国队三战皆败,丢9球进0球。失利之后的中国男足,没有花时间去探讨自己为何会在世界杯上一球不进,一分不拿,而是继续躺在进过世界杯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

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后,中国队又4次冲击世界杯决赛圈,均以失利告终: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国队止步亚洲区小组赛阶段,无缘十强赛;2010年南非世界杯,中国队止步亚洲区小组赛阶段,无缘十强赛;2014年巴西世界杯,中国队止步亚洲区小组赛阶段,无缘十强赛;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国队止步亚洲区十二强赛。

每一次冲击世界杯失利,无论是中国足协、中国男足,还是媒体人,似乎很少静下心来,去剖析我们为什么会失利,如何避免再去犯同样的错误。而是习惯性地去寻找“替罪羊”,比如说主教练不行,于是乎中国队的主帅,从米卢到阿里汉,从福拉多、杜伊科维奇到卡马乔,从佩兰到里皮,一换再换。然而,世界级的教练来了,中国足球的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

冲击俄罗斯世界杯失利之后,中国队开始了“归化救国足”之路。从短期来看,李可、埃尔克森、费尔南多、高拉特等人的加入,将大大增加国足的实力。但从长期来看,归化只是暂时的止痛药,去不了根,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当日本年轻球员不断被皇马、巴萨等豪门签下时,我们的众多年轻球员却连中超都踢不上。

7月17日,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40强赛分组结果出炉,中国队与叙利亚队、菲律宾队、马尔代夫队以及关岛队分在同一小组。从表面看,这样的分组结果无疑是“上签”,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和细致入微的分析,中国男足恐怕还会出现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时“算错账”导致出局的笑话。

新闻推荐

国足备战开始提速

本报讯在世预赛亚洲区40强赛抽签揭晓之后,国足的备战也开始提速。现在,国足需要在下期集训中有意识安排队员提前适应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