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轻装上阵,更能减少误判
“零误判”是不可能的,但要尽量减轻裁判的心理包袱。新华社发裁判员在足球比赛中的裁判权力来源于中国足协正式授权,是代表中国足协对足球比赛进行的组织、管理、指挥和仲裁活动,其在执哨中所行使的权力乃是国家对体育竞技进行管理的“公权”。但是在目前的中国足坛,一说到裁判,总有些歪理,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裁判犯了错,还不能说了吗”,甚至恶语相向,说足球裁判“没几个清白的”。事实上,虽然此前足坛“反赌风暴”中处理的涉案裁判都是证据确凿,中国足球裁判却不能永久性地背负道德枷锁。
本报记者李志刚
“零误判”是不现实的
裁判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即便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赛事引进了VAR技术,但这也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起最终决定作用的依然是“人”。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国际足坛上流行的“错判误判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这句话,中国足协也曾坦率地表示:“零误判”是不现实的。
“裁判的问题会由裁判办公室进行处理。但是再好的裁判,再怎么提升自己的准确率,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就好比守门员的扑救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裁判的判罚也不可能保证准确率是百分之百。如果对误判也是零容忍,这项运动也就不存在了。”2017年5月,时任联赛理事会执行局副局长的李立鹏在一次中国足协通气会上这样说。
在那次会议上,中国足协有关人士还特别对裁判问题进行了说明。“我们也注意到不同级别联赛中出现了争议判罚,出现错漏判,裁判工作当中也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中国裁判整体规模还相对很小,培训方式也比较落后,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都需要认真总结,加快裁判队伍培养,适应足球事业发展需要。但我们也希望外界给裁判更多尊重和理解,为裁判公平公正大胆执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是一有争议判罚就口诛笔伐,甚至是人身攻击。接下来,我们会本着优胜劣汰的选拔机制,继续加大裁判培训力度,提高裁判业务水平。”
错判误判被渲染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在中国,也是最早试水市场化、商业化效果最好的运动之一。二十余年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培育了一批忠实的球迷,但与此同时,“地方保护主义”也逐步抬头,体现到现实中,就是“本队只能沾光,不能吃亏,吃了亏,裁判就是黑哨”,这种现象,已经加剧了对错判、误判行为的渲染。
球迷倾向性的增强,对比赛的结果过于看重,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本队营造出色的主场氛围,也会带来一个显著的不利效果,那就是对裁判的容忍度比较低。而从俱乐部的角度而言,有时候也比较急功近利,希望“出事”以后,通过媒体的影响力,让事情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地方媒体这个时候,一方面感觉“理所当然地要为本地、本队、本方球迷发声”,另一方面也想在所影响、辐射的主要地域内“讨好”“增加流量”,于是“帮亲不帮理”,有意无意之间甚至会歪曲事实,这就使得裁判在场上原本是正常范围内的错判、误判、漏判行为,被无限放大、反复推敲,随着信息的传播,“情绪”越来越高,“真相”却逐步缩减甚至消失不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并深刻反思的现象。
不能总拿“反赌”说事
在个别极端的时候,有些球迷甚至自媒体的作者,会无限放大对本队做出不利判罚裁判的某次错、漏、误、反判行为,语气里已经不是警告,而是威胁了,“你们就不怕再来一次反赌风暴吗”。
事实上,经过“反赌扫黑”风暴之后,中国足球的环境,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无论是足协,还是俱乐部、教练、球员、裁判员,都极少再敢有以身试法的行为。现在出于种种原因,球迷、媒体都不会再对其他方面的人士施加同样的压力,但对于裁判,却总是“念念不忘”,其背后多少也有点“柿子要拣软的捏”的意思。每每在这个时候,裁判便会孤身无助,现实中对他们最大的保护,似乎就是一旦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出事的赛区才会受到中国足协的处罚,但裁判所经受的言语暴力、威胁,受到的委屈,似乎没有任何补偿,只能独自化解。在这种情况下,裁判的压力之大,大家平心静所地想一想,大概会有所认知。
几年前的“反赌风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肃清了中国足坛的不良现象,足球裁判不能永久性地背负道德枷锁。这不仅是对裁判的一种保护,也是足球运动运营良好的天然需要——只有裁判轻装上阵了,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水平,从而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
新闻推荐
中国玫瑰交手“战斗女生” 武汉国际锦标赛今日开踢 女足迎来最后演练
武汉国际女足锦标赛将于今日在汉口文体中心体育场揭开战幕,中国女足将率先与俄罗斯队交手,胜者将与喀麦隆队和克罗地亚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