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体育新闻> 正文

吃了“聪明药”,真能考高分?

济南时报 2019-03-10 14:12 大字

为了让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成绩更好,一些家长居然把所谓“聪明药”带给了孩子。可是,这些药物,实质上就是兴奋剂,临床上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用来治疗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在没有疾病指征的情况下,家长本应接触不到此类药品。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网络购买、海淘等模式让此类被严格管控的药物流入家长手中。

给没有疾病指征的孩子服用精神类药物,到底是孩子病了?还是家长病了?

“聪明药”其实是精神药品

如今在学生、家长间流通的“聪明药”,其主要成分就是哌甲酯,常见的药物有利他林和专注达,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某次考试中超常发挥。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智力就真的提高了。无论是哪一种药物,目前在临床上都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其作用是用来治疗ADHD患儿,绝非让人“变聪明”。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亚松告诉记者,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ADHD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都在5%左右,这个数字不算低。而在中国,真正被诊断为ADHD的患儿,可能只占其中的10%。也就是说,真正有临床诊断,可以接触到这类药物的孩子非常少。作为儿童精神科医生,在给孩子下诊断前都会非常谨慎。任谁都不愿意,让一顶“精神疾病”的帽子扣在自家孩子头上。

同样两个孩子,在家长、老师眼中都很调皮,坐不定、站不定。但其中一个成绩稳定,人际关系也良好,那就不会被诊断ADHD。相反,另一个孩子成绩日渐下滑,人际关系也出现问题,也就是影响了社会功能,这就要引起注意。但即便怀疑是ADHD,在下诊断前,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不应草率下结论。

长期滥用会带来副作用

“任何药物包括利他林,只有大剂量和长期使用才有依赖性,在我们国家不是常态。相比较而言,专注达的副作用小些,对于ADHD患儿,该用就要用。但对于没有疾病指征的孩子,坚决不能使用。”杜亚松主任再三强调。

国家既然把哌甲酯类的药物定位第一类精神药品,自然有道理。这种药品在管控上也十分严格,仅能在有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发放使用,无法从药店等零售渠道获取。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剂科李志玲博士表示:同样是医生,没有麻精药品处方权,便没有开具处方的权力。无论通过什么渠道销售哌甲酯类的药品,都是违法的行为。家长们无论是海淘,还是通过其他任何一种方式购买,都是不明智的选择。

至于为何网上能买到此类药物,大部分是海淘惹的祸。在美国,此类药物的管控并非十分严格。“聪明药”的兴起,也是从美国开始。不少药贩子,正是抓准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才成全了这种违法行为。

哌甲酯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对于没有疾病指征的孩子,长期滥用必定会带来副作用。“头痛、发烧、失眠,这些症状都会出现。”最让李志玲博士担心的是,如果孩子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形成药物依赖。孩子只要停药,自己就会感到焦虑,感到力不从心。成绩如果未能达到用药时的水平,焦虑感也会猛增,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孩子都会离不开药。而药物也有耐药性,一开始可能吃一颗就能集中精神,后来可能就需要一颗接一颗来维持。长此以往,伤害是无法估计的。

●反思

焦虑,是当下的通病

“都说抑郁是十九世纪的病,二十世纪以后,我们都不自觉焦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理科主任林国珍说,对于快速、方便、捷径的渴望,让一些家长蒙上了双眼。

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来源于家庭。有关“聪明药”,网上也有孩子的自我剖析。有些孩子自主服用药物,为的是什么?不说全部,但大体都是为了能回应父母的期待。“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这种焦虑自然而然会转嫁给孩子。”林国珍主任坦言,孩子还小,本不应该焦虑、抑郁。可社会发展太快,压力太大,压得大人喘不过气,孩子也跟着受罪。

作为父母,应该是孩子的伙伴、是孩子的依靠,如今,却成了给孩子“喂药”的人,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人生的路很长,沿途有风景,也有陷阱。“聪明药”就是路上那闪闪发光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便是难以预计的风险。用“药物”来提高成绩,到底是谁病了?(据澎湃新闻)

新闻推荐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要让百姓玩得起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正逐步照进现实。参加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应降低冰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