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体育新闻> 正文

“想家只能埋在心里” 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的别样“年味”□新华社记者 央秀达珍

淮河晨刊 2019-02-11 09:43 大字

2月8日,天津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竞走队在青海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进行日常训练。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在青海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天津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竞走队的队员们放弃与家人团聚,克服高寒缺氧来到高原集训,备战2019年的世界竞走锦标赛预选赛和2020年奥运会。新华社记者央秀达珍摄这几日,青藏高原气温骤降。在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的青海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罗东坡和队友们穿上训练服,早早地来到训练场,虽是春节,但他们依旧保持着平日的作息。

24岁的罗东坡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目前是天津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竞走队的运动员。2018年,他曾获得全国竞走冠军赛男子50公里和全国竞走锦标赛男子50公里的冠军。

“这已经是我第七次来多巴基地了,每次参加重要比赛之前我们都会来这里训练一段时间,这种高寒低氧环境的训练对我的体能和意志都有很大的帮助。”罗东坡说。

天津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教练裴闯介绍,竞走队25名队员在春节前就来到多巴基地训练。此次集训是为了备战今年世界竞走锦标赛预选赛和明年的奥运会。

阖家团圆的春节,整个多巴基地只有他们训练的身影。裴闯说,队员们每天早上9点就开始有氧训练和专项训练,下午进行体能训练,每天训练的时间大概在6小时左右。初到高原时,队员们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出现头痛、失眠、浑身没力气等症状。

第一次到多巴基地训练的闫盈豫今年12岁,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运动员。“队员们都会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关心照顾我,但我还是挺想家的。来高原训练的机会来之不易,我必须努力训练。”闫盈豫说。

多巴基地海拔高、空气好,许多中长跑、竞走选手都长期在这里训练,“就像我们一样,每年会有很多运动员慕名而来。”裴闯说。

除提供训练场和后勤保障外,青海体育局体科所会定期为在这里训练的运动员进行身体检查和训练指导等,以便他们在高海拔地区进行科学训练,提高训练效率。“多巴基地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后勤保障做得很到位,这也让我们能安心地在这里训练。”裴闯说。

“每年只有10天左右的时间陪家人。对于我们体育人来说,想家只能埋在心里。虽然对家人有愧疚,但选择了这项运动,就必须要坚持,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家人对我们的期许。”罗东坡说。

“常年在外训练,春节虽然不能回家,但我们队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训练氛围,希望这次集训能够让每一位队员都有收获。还是要把握好剩下的时间,继续刻苦训练提升自己,去迎接接下来的‘大考’。”裴闯说。

新闻推荐

五夺四大洲赛冠军!

据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王镜宇)在美国当地时间9日进行的2019年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比赛中惊险夺冠之后,平昌冬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