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伦敦“走亲戚”
金秋10月,上海世纪集团代表团在法兰克福书展的“上海早晨”国际出版主题日亮相后,顺道去伦敦“走亲戚”,拜访了思南书局的姐妹书店伦敦书评书店。
大家一进店,《伦敦书评》的出版人尼古拉斯·斯派斯(Nicholas Spice)先生就招呼我们坐下先喝杯热茶驱驱寒。伦敦书评蛋糕店的大厨泰瑞已经烘好了美味的马卡龙,配上暖暖的英式早茶,一扫雾都的阴霾。
尼古拉斯长得有点像憨豆先生,利物浦人,是瓦格纳迷和阿森纳球迷,《伦敦书评》杂志的市场发行以及书店、蛋糕店的经营都归他管。虽然从事的是经营工作,他本人也文笔了得,经常给《伦敦书评》写稿。他对世纪集团的业务范围颇感兴趣,听说集团有四千多员工,每年能出一万两千种书,简直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王岚总裁让他猜自己以前是做什么的,他脱口而出:“您大概是管航空公司的!”倒也很形象。
王岚总裁向伦敦书评书店赠送思南书局贺卡
喝完早茶,书店副经理戴维·利(David Lea)带着大家参观了书店,他很腼腆,是书店创始团队中唯一工作至今的成员,对书店历史了如指掌。近年来书店变化最大的是底层,多了童书区,旨在培养未来的读者;增加了投影设备,可以看实况比赛以及放映独立电影,还有一个小小的舞台,可供小乐队表演。据说有几个过于先锋的乐队制造了不少不和谐音,把古典音乐爱好者尼古拉斯折磨得不行。
“书店店宠”、诗人约翰·克莱格(John Clegg)对诗歌部分相当得意,作为全英国书店里在售诗集数量第二的书店(排名第一的当然是专业诗歌书店),诗人店员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说他是店宠,因为平时特别爱搞怪。他负责的伦敦书评书店官推有点超现实意味——有一天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突然不见了,全英国媒体都在猜他去了哪里(后来证实他其实在忙着辞职),约翰以一贯的搞怪精神发了一条推:谁说鲍里斯不见了,他明明在我们书店里。然后还一本正经地说鲍里斯在看什么什么书。这条推唬了不少人,连BBC都打电话来查询是不是真的。约翰乐坏了,“谁都知道他根本不看书么。”根据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书店》上映时,约翰自然不会放过这种蹭热点的大好机会,在推特上说伦敦书评书店是电影的道具书提供方,还煞有介事地介绍了镜头里扫到的几本书。
我问尼古拉斯从哪里找到这么些神奇店员,他说,在英国,有不少爱书人就想在书店工作,好像老鼠掉在米缸里,来了就不想走了。
伦敦书评书店里挂着思南书局姐妹店的海报,据说有很多读者非常好奇,都说如果去上海旅行想看一看。有中国读者带着书单去买书时,店员会告诉他们:这里没有的书你们可以回国时去思南书局试试运气哦!
书店参观完毕,尼古拉斯带着大家去隔壁马路的《伦敦书评》编辑部拜访主编玛丽-凯·维尔梅斯女士。玛丽-凯刚过八十大寿,还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对世界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兴趣。《伦敦书评》涉猎的范围之广在文艺刊物中少有匹敌,大到跟美国的以色列说客集团叫板、揭露猎杀本拉登的真相、小到拉斐尔前派画家的宠物袋熊都很受欢迎,金牌作家安德鲁·欧黑根的长篇报道、艾伦·贝内特的年度日记精选更是许多铁杆读者翘首以盼的华彩乐章。杂志和书店都开了播客栏目,方便伦敦之外的读者掌握最新的内容动态。
维尔梅斯和她的中文版新书
早就听闻这个编辑部“无处藏身”,进去一看果然布局奇特,玛丽-凯的办公桌在房间正中央,编辑们的座位呈马蹄形分布在主编四周,想开小差的确不容易。她的桌上放着上海文艺出版社新鲜出炉的《谁不爱被当成圣人对待》,很骄傲地拿在手里说:“这是全世界最漂亮的书。”身为女性主编,玛丽-凯在生活中一向偏心女生,鼓励女作者、女编辑找到自己的声音,看到王岚总裁自然格外亲切,对世纪集团的一系列新书店项目也十分期待。被知交好友形容为特别不会寒暄的玛丽-凯,还破例为中文版签了许多明信片,一旁的戴维看得眼红,“要是能让她给自己的书店签书也这么爽快就好了。”
一间小小的书店,连结了两个城市的爱书人。
新闻推荐
新华社利雅得1月16日电意大利超级杯16日在沙特吉达举行,凭借克·罗纳尔多(C罗)在下半场的头球破门,尤文图斯1:0战胜AC米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