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体育新闻> 正文

“还需要时间,就像一团泥,和一下就能烧出一块好砖了?不可能。” “教父”眼中的中国花滑

安徽工人日报 2018-11-14 06:24 大字

谈起中国花滑,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中国“花滑教父”姚滨。姚滨曾打造了中国双人滑的“三驾马车”——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张丹/张昊,率领弟子夺得了包括世锦赛和冬奥会冠军在内的无数荣誉。

2017年6月,卸任中国花样滑冰队主教练后,姚滨成为了北京市花滑队顾问。在今天探营北京市花滑队采访活动中,姚滨仍然是媒体追逐的焦点。面对各种问题,姚滨来者不拒。

“姚老师,您最近在忙什么?”一位记者率先发问。“我现在很轻松,退休了嘛。”不过姚滨也没闲着,他透露,“我准备接触电视剧和电影,当然不是我拍。以前主要是搞竞赛,现在有时间了,做点其他事情,出书也在考虑。”虽说不在一线执教,但姚滨仍情系花滑。“在这一行干了50年,烙印太深了,做梦都是这些东西。”

因为执教中国双人滑取得的成功,姚滨在今年4月入选了世界花样滑冰名人堂。在姚滨看来,这不仅是对他的认可,更是对中国花滑的认可。“起步非常难,申雪/赵宏博(的表演)国际上最开始不认可,后来慢慢认可了,再后来更多的中国选手被认可。这个荣誉是中国花滑界的。”

在花滑领域干了一辈子,姚滨知道获得国际认可有多重要。“别看得分包括两大部分,又有专家委员会,又有裁判法则,但还是人在打分,这没有改变,花滑领域的人为因素还是占主要的。”姚滨解释道,“花滑不同于其他项目,有的是掐表的,有的是量尺的,人为打分就可高可低,可上可下。申雪/赵宏博用了将近20年才打动了裁判,获得认可。”

如今,申雪/赵宏博早已功成身退,庞清/佟健也已转型,姚滨曾引以为傲的弟子仅剩下张昊还在坚持。对于志在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张昊,姚滨评价道:“他不容易。”至于能坚持多久,姚滨也不敢下定论,“这取决于他对事业的追求和自身的技术状态”。

与姚滨所处的时代不同,如今的中国花滑分成了多支队伍,隋文静/韩聪在国家队,于小雨/张昊在北京市花滑队……姚滨认为这是好事,但他也表示效果还有待观察。“目前来看,队伍不太均衡,好运动员还是太少,好教练也少。还需要时间,就像一团泥,和一下就能烧出一块好砖了?不可能。”

而对于大多数男子选手在节目中加入多个四周跳,姚滨觉得“这是必然的”。“人类在体育发展史上一直如此。从一周跳到四周跳,不断提升难度,不断突破,这是规律。如果没有难度,那就不叫竞技体育。道理很简单,一个跳跃动作就能多10多分,难度能拉开分差,因此总有人不断去尝试,突破是迟早的事。”姚滨说,在未来的花滑领域,“难度绝对是制胜法宝”。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

新闻推荐

举重世锦赛 中国“梦之队”强势归来 新竞赛级别仍在适应当中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1日电(邢蕊)蛰伏一年多的中国举重队在近日落幕的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再次大放异彩。获得20金23银10铜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