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排球新闻> 正文

中国女排前队长惠若琪 女排精神不止于体育

新京报 2018-11-08 02:50 大字

惠若琪 27岁,原中国女排队长。16岁首次入选国家队,22岁成为中国女排第15任队长,2016年里约奥运会,作为中国女排队长站上最高领奖台,遗憾的是,由于受到伤病困扰,今年2月份不得不在27岁的黄金年龄退役。 ■ 回眸

2016年11月11日新京报版面。当年惠若琪作为中国女排队长随队出征里约奥运会,获得冠军。

“惠若琪姐姐,给我签个名吧。”

“好啊。为什么让我签名啊?”

“因为你是奥运冠军。”

“你看过奥运会吗?”

“没有。”

“那你知道奥运冠军是什么意思吗?”

“奥运冠军就是赢了。”

2018年9月17日,惠若琪和中国女排前国手马蕴雯、陈展等人来到青海省循化藏文中学支教,献上爱心的同时,教授孩子们打排球。上面这段朴实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惠若琪,“体育的精神其实早就埋藏在他们心中。”惠若琪说。

这让她想起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摘金后凯旋,记者、球迷将机场堵得水泄不通。“我们一到机场,就听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的声音,那声音一出来,当时就有些不能自已,”惠若琪说,在里约夺冠的时候,大家非常兴奋、自豪,但回到祖国的怀抱,感觉更加强烈,“因为大家就在你身边。”

“不管现在是被歌颂,还是深处低谷,都能兢兢业业,过好每一天,等待时机寻求爆发。”这是惠若琪所认为的新时代女排精神。

不舍心中女排情结

10月20日,2018年女排世锦赛结束,在日本横滨进行的三四名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0击败荷兰女排,最终获得季军。作为央视解说嘉宾,惠若琪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并第一时间向恩师郎平、老队友朱婷等人表达祝贺。

从9月28日抵达日本,之后辗转札幌、大阪、名古屋、横滨4座城市,惠若琪解说了中国队全部11场比赛,同时客串记者拍摄电视节目。为了今年的世锦赛,她私下里做了大量的功课,比赛期间,她比所有的队员都要紧张,解说间隙,她多次来到老队友身边,为大家加油打气。

10月24日,返京后的第3天,中国女排做客央视体育频道《风云会》节目,讲述世锦赛的点点滴滴,作为主持人张斌的搭档,惠若琪全程参与了近2小时的访谈。近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是旁观者的身份,但惠若琪一直在陪伴中国女排。

10月26日下午,采访约在望京一家酒店的会议室里,惠若琪身着黑色正装上衣准时出现。“不拍下身吧,运动裤没换。”退役9个多月,相比于运动员时期,这位前中国女排队长在正式场合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

这次世锦赛之旅给了她不一样的体验。同样是在日本,同样是世界大赛,惠若琪先后于2011年、2013年、2018年出现在札幌的场馆,第一次是中国女排队员,第二次是中国女排队长,这次是解说嘉宾,这让她感觉恍如隔世,“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整个球场上的氛围和环境,陌生的是一个新的身份。”

“解说的时候,会很有代入感,觉得自己就像个替补队员站在场边,”惠若琪说,自己也终于深切体会到,普通球迷观看中国女排比赛的紧张感,“打球的时候也紧张,但更多是把注意力放到场上。看球的时候,只是在紧张,却使不上劲儿。”

刚退役的时候,她曾下定决心,再也不看排球的技术录像。或许是不舍内心的女排情结,抑或是受到众多热情球迷的感染,兜兜转转,惠若琪还是没有离开中国女排。

想对郎导说声“辛苦了”

惠若琪很乐于谈起现在的这支中国女排,因为里面有8位一同夺得奥运会金牌的老队友,最重要的,有她的恩师郎平。

郎平重新成为中国女排主帅是在2013年4月,不久,惠若琪被任命为中国女排第15任队长,这对师徒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了解。

“我看到过郎导每天的辛苦和不容易。”惠若琪深知,教练要有非常强的技战术能力,训练中要严厉要求队伍,比赛中要冷静果敢,“中国女排就是这样,每一天都有新的对手,都有新的挑战。必须做好十足的准备,才有迎击对手的可能。”

不久前结束的2018年世锦赛,惠若琪还记得对阵美国队的前一天,她到驻地看望大家,去到郎平房间的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了,郎平还在进行技术分析、考虑球队阵容。

中国女排最终获得季军,惠若琪发自内心地为大家感到高兴,“‘铜’样精彩。这个过程中,大家都表现出非常积极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半决赛对阵意大利,虽然我们以2分之差输掉了比赛,但经历落后、赶上、反超的第4局,坚持到决胜局,已经是非常大的突破。”

“很想对郎导说声‘辛苦了’。比赛期间,我们会经常在训练场、比赛场见面,能感觉到郎导的疲惫感和压力,”漫长的赛期、密集的比赛,惠若琪非常心疼郎平,“中国女排本就肩负压力,郎导又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她会把一切的事情做到极致。”

难忘里约奥运夺冠

惠若琪出生于1991年,并未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辉煌和全国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与大多数运动员一样,惠若琪接触排球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老师发现她的排球天赋后,才慢慢进行专业训练。那几年,中国女排还没从低谷中完全走出。

15年前,陈忠和率领中国女排时隔17年重夺世界冠军,次年在雅典获得奥运金牌,当时十二三岁的惠若琪还在体校埋头训练。直到2006年,凭借省运会的出色表现,年仅15岁的惠若琪破格入选江苏省队,次年首次入选国家队。

2008年北京奥运会,惠若琪落选中国女排大名单,未能随队站上奥运会领奖台。这次打击并未阻碍惠若琪的前进,在蔡斌、王宝泉、俞觉敏三任主教练治下,惠若琪逐渐成长为中国女排的绝对主力,并在2013年被郎平提拔为队长。

经历2014年世锦赛的决赛失利,又因伤错过2015年世界杯,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惠若琪并非一帆风顺。直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她终于得偿所愿。

小组赛的大部分时间,惠若琪都是以替补身份站在场下,最后一轮才回到首发位置。进入淘汰赛,惠若琪成为仅次于朱婷的第二得分点。决赛面对塞尔维亚,第4局战至24比23,中国女排拿到冠军点,惠若琪一锤定音,帮助球队夺得冠军。

“我觉得是一种梦想和愿望的达成吧。和姐妹们一起拼搏了好久,一起完成这个目标。”惠若琪练习排球的起点,就是想站到世界最高领奖台上,愿望实现时,她如释重负。

惠若琪说,里约奥运会夺冠是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瞬间,“奥运会的赛场是每个运动员所向往的、能展示自己的一个地方。能够在最高的舞台上展现自己,而且最后能够和队伍一起夺得冠军,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女排精神高于体育

从里约凯旋后,除了感受到球迷在机场的热情,惠若琪和队友们也真切地体会到,奥运冠军的身份给她们带来的变化。

惠若琪回忆称,“以前走在路上的时候,经常有人问,‘你们个子这么高,是不是打篮球的?’自从奥运会夺冠后,更多的人会说‘你打排球的吧’。或者说,大家被认出来的几率更高了。”这几乎和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老队员的经历一模一样。

过去30多年间,中国女排9次获得世界冠军,3次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无论是以郎平为代表的老女排,以冯坤、赵蕊蕊为代表的黄金一代,还是惠若琪、朱婷领衔的全新一代,都让中国女排屹立于世界排坛顶尖强队之列。

在中国女排队员一代代传承的同时,中国女排的球迷群体也在发生新老交替。

“观看女排比赛的球迷也在传承。”惠若琪说,以前碰到很多观众,通常会说“我奶奶特别喜欢你,爷爷特别喜欢你”,明显上一辈的人对于女排的情结更深厚。但随着新一代中国女排的崛起,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球迷出现。女排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这种源自体育又高于体育的精神,正在激励更多的国人。

惠若琪对此非常欣慰,“因为很多年以后,他们可以给他们的下一代讲述中国女排的故事,甚至带着他们的孙子孙女来看中国女排的比赛,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传承。”

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

惠若琪对此非常认同,“就像郎导说的,你不是只为赢,而是不管你在顺境、逆境,都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最积极的心态。”这不只适用于中国女排,适用于中国体育,所有国人都能够从中得到启发。

女排职业化有前途

从2006年进入江苏省队,到今年年初正式退役,惠若琪的职业生涯长达12年,其间经历大小比赛无数,率领江苏队获得过女排联赛冠军、全运会冠军,也多次跟随中国女排站上世界大赛的领奖台。对于联赛的职业化、中国女排的发展,她有许多心里话要说。

在当今世界女子排坛,土耳其、意大利的联赛水平有目共睹,不仅市场化程度高,转会制度也比较完善。目前,中国排球联赛是以地方队为根基,慢慢转向职业化。

“在这条道路上,改革是非常困难的,但大家都在努力。其实联赛的赛制、赛程以及队伍构成,每年都在改变。每一次小的改变都是尝试,在多次尝试之后,我觉得我们会找到最适合中国联赛的发展途径。”惠若琪说道。

例如去年女排联赛的最有价值球员李盈莹,凭借联赛的优异表现,被郎平招入国家队。虽然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在下半年的国家队比赛中渐入佳境。惠若琪认为,李盈莹在世锦赛上的发挥让人印象深刻,多场关键比赛的进攻、发球都取得奇效。

在惠若琪是年轻队员的时候,她得到过很多老队员的帮助,这是中国女排新老交替的优良传统。而在这支中国女排队内,以颜妮、曾春蕾为代表的老将,也在帮助李盈莹、胡铭媛等年轻队员快速成长。

因此,惠若琪对现在这支中国女排充满信心,“现在排坛的格局有一些不一样了,跟几年前相比,强队、准强队越来越多,所以中国女排的对手可能会变多。未来可以说希望与困难并存,但我看到的更多是希望。”

■微言

球场外的惠若琪升华了女排精神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女排无疑是国人心中最有情怀、影响力也最大的体育团队。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再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三块奥运会金牌让女排精神代代传承深入人心,鼓舞着不同时代的各行各业发奋图强、拼搏前进。

女排精神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领会其要义,却也不易。10月15日,美国篮球传奇巨星科比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说过的一段话,“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

是的,这就是女排精神。如果说郎平那一代人缔造了女排精神,那么惠若琪这一代人则是升华了女排精神。

惠若琪可以靠颜值吃饭,但她还是选择了利用排球天赋和才华,书写人生更有意义的篇章。熟悉惠若琪的人都知道,因为受伤,她肩膀里埋着好几颗钢钉,因为两次心脏手术,她差一点错过里约奥运会。不过,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磨难,她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破茧重生幻化成蝶,飞上了梦想的巅峰。

排球场上的惠若琪,把郎平那一代人缔造的女排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排球场下的惠若琪,则为女排精神增添了新的注解。她在退役后前往偏远山区支教,希望用体育给孩子们带去积极的能量和影响。她积极发展排球公益基金,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抛开胜负,不谈输赢,惠若琪赋予女排精神的补充说明,无疑让女排精神变得更加神圣。□肖十一狼(体育评论员)

■问答

●新京报:过去一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惠若琪:我在今年年初正式退役。当时做决定也比较纠结。在打完联赛、全运会后,身体已经支撑不了更多的训练和比赛了。

●新京报:现在做的体育公益会继续下去吗?

惠若琪:我们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一部分人,其实我们成功的背后有一代代排球人搭起的基础。我不能忘记他们,要给予他们一些帮助。

●新京报:未来,你对自己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惠若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认识排球,享受体育。

●新京报:未来,你对中国女排有什么期待?

惠若琪:我觉得队伍非常有希望。我相信中国女排有这样的底蕴,在这样好的教练带领下,会有更好的发展。

采写/新京报记者徐邦印

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新闻推荐

郎平吐露心声:拼个铜牌真是“吐血”了 我没带朱婷去看病

世锦赛中国女排夺得了铜牌完成了赛前目标。视觉中国图刚刚结束的世锦赛,中国女排夺得了铜牌,完成了赛前打进六强的目标。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