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三中 雨人
“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阖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淮南子·本经训》
春·晨光
六楼东向而立,阅读光芒。
晨光的乐章,安静繁复。
轻柔的中音,是将天空与大地分开的灰。灰蓝使天空不再像夜晚那么深邃,像白天那么骄傲遥远了。灰黄使大地仿佛包裹着蛋黄的清,盈盈地孕育着新一天的明。舒缓的低音,如大地母亲温暖怀抱,襁褓中是新日红扑扑的脸庞。清亮、飘逸的高音,召唤彩云使者飞天般缓缓舞动。低徊深沉的复调,犹如不舍的足音,片刻静默之后,黄亮的光球已霍然在天空中。
呵,富于质感的号音响起来了。光起初是薄而均匀的,可以直视,依然有锐利的锋穿越云隙和树影,在湖东的塔尖上点染一簇金黄。号角逐渐嘹亮、旷远。稀薄的黄色已然厚重,迸放出炫目的光明。倏忽之间,大地的面貌整体呈现,树木,房屋,道路,雪峰,河流……讶异于黎明静谧的鸟儿,此刻一齐打开喉咙和翅膀,在光影中留下它们的和声。
仿佛特为聆听琅琅的书声,温和而明亮的阳光下,校园里一片温润的静谧。四合院式的楼宇,迟滞了光线的脚步,晦明半壁的熹微中,杂沓或齐整的朗读,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加深了气氛的肃整。脚步都为之轻悄,风在枝上缓缓摇曳。偶尔有老师激昂的声调,像踏开灰白夜色的疾步,呵,让有些瞌睡的教室一激灵。鸽子迅疾的改变方向,把哨音洒在西边的操场上空,那里有训练体育的明快的节拍。
像拉开窗帘,光亮“唰”地透进来,切断了有些困倦的序曲。欢快的铃声响起,噼噼啪啪的脚步声响起,嘹亮的口哨响起,像鱼儿跃出水面,数千个灵动生命,瞬间把学校从朦胧的春光中托举起来。脚步叩响大地,搅动暗流的春潮,呼吸加热冷峭的风,温润僵硬的枝条。快点,快点,快点啊,春天来了。口号声声,春雷隐隐。几只喜鹊从杏林边一路喳喳叫着,飞往金河边的柳树枝头。
在阳光和大地之间,在雪峰和河谷之间,在树梢和鸟儿之间,春天的一个日子,在三中的校园里奔跑起来。
夏·红日
阳光把天空拉的很低。光和热没有遮挡、没有拐弯抹角,全倾泻在大地上。移动身体,都能听见光线被碰折,噼噼啪啪火星四溅。整天窜来窜去的风,被光钉在地上,绑在电线杆上,空气纹丝不动。人在粘稠的水里,游不动,走不快。“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花儿笑不出,都蔫了。小鸟也不会冒生命危险来问候我,找凉快地儿躲起来了。
学生没有地方躲,教室里,汗流浃背。
老师没有地方躲,讲台上,汗流浃背。
——火红夏天,火红的六月,迎战酷暑和高考。
植物尽情地吸收着光热,以无比快意的生长,再一次证明人的局限性,秩序也全然混乱。一种叫灰条的野草在草坪上恣肆挥洒基因优势,横向衍生,纵向跨越,很快,整个草地就只剩下她的身影。柳条肆意伸展,去拥抱大地和行人。各种肆无忌惮的生长,旺盛得有些杂乱了,校园快要变成一个植物园的感觉,园丁们不得不上场。由此,我觉得用园丁比喻教师很不妥帖。园丁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形态,植物的自然风流惨遭刀斧,美的最高境界只能达到园丁或主人的水平。教育不是夭枝曲干,学校不是病梅之馆,教师也不应该是删斫摧残之辣手。教育是千里沃原,给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以最高远的天空、最广阔的草原和最厚重的托举。
就是在那烈日下,依然有驰骋于球场的年轻身姿……
就是在那烈日下,依然有往来与楼宇教室之间忙碌的背影……
就是在那烈日下,依然挥汗如雨中的伏案疾书……
高温,是热力追随着季节的律动。过度释放的热量和疯狂的生长,只是人类所能目测到的表面现象。在地球内部,在宇宙空间,远离还是亲近太阳,引发多少玄妙的变化,符合多少神秘的规则?单是站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是难以回答的。三年的高中,如同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大闹太空的精灵们,也在其中悄悄变化、生成。
三号楼后面,一片玫瑰在继续着春天的绚丽,而东面,一片牡丹正展示着无可比拟的天姿国色,生命以最奔放的形态在三中的校园流动。
秋·夕颜
把天空涂成七彩,是为了呼应此时的大地吗?
大地又是如此地繁盛,到处上演着盛大的庆典,为每一分耕耘的收获、酿造的甜蜜和守望的归来……
至少花儿在这样忙碌着。
“一朵花开了,我就收到一份通知书。”门房的大爷乐呵呵地说。满院子的花都开了,各式各样的通知书都飞来了。
大红大绿的美人蕉,神气地高昂着头,就像自己考上清华北大一样。拿到这么高大上学校的通知书,该是一份多大的欣喜和自豪呢!可你看,那个穿着和长相都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偏在一丛矮菊花旁蹲下来,招呼爸妈给她多拍几张。五颜六色的菊花,是她一路走来的斑斓?还是不畏风霜的性格,正是她内心蓬勃的话语呢?
摇曳多姿的八瓣梅开了。粉的,白的,红的,紫的……缤纷的色彩在楼前楼后、道路旁侧汇成花海,颀长的身姿舞动出无限的魅惑,让你的眼睛无法离开……这些最朴素的花儿,撒下一把种子,洒向一片土地,不论肥沃还是贫瘠,就都不屈不挠地长起来、开起来,毫不羞怯地和任何名贵品种平分秋色——多像我们西北的孩子们,降生于斯,并不怨天尤人,而是用更多的坚韧和拼搏,和命运摔跤,用苦读和勤学改写自己的人生。“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今天,在收获的季节,他们也同样向世界亮出命运的奖牌。
一千多个日夜,离开舒适的家,离开父母亲前后左右的照顾,在集体宿舍里学会和习惯各异的室友接受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大食堂里学会和几百人分享空间和美味……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生活,学会自我调节个人的情绪,学会与人分享合作……十五六岁的宝贝们变坚强了,变懂事了。如今,他们高飞远举,要翱翔于更广阔的天地了。
这棵柳树下曾背过单词,那棵国槐下曾写过公式,那段小路上曾低吟浅唱……这些熟悉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仔细再看,竟是那样的美丽动人……都将就此阔别!教学楼,艺术楼,公寓楼,食堂楼……一一收进镜头,藏在心间。
欢笑打破了假期校园的安静,一波一波来领通知书的学生,在花丛中留影,在杏苑中追逐,在琴湖和兰溪边流连……今天的学校,撤去了约束,让我们的孩子们最后一次放肆一回,纵情一回……
坐在马路牙子上,看看那个让她们曾经爱恨交织的教室,熟悉的两扇窗,写满公式的黑板,堆满试卷的座位……不必走进去,一切都是历历在目的。就这么挥一挥手吧,再见了,我的十五班。再见了,我的“九斤老太”、 “孟夫子”、“ 史大爷”……再见了,我的17岁的花季雨季。
坐在梦广场台阶上的两位帅哥,突然变得那么深沉。对着空空如也的大屏幕,他们想起了藏着手机在被窝里看世界杯的日子,想起了和着赵老师的吉他吼歌的那个停电的晚自习,想起了正大讲邢老师的糗事忽然发现他就站在身后的尴尬时刻……水一样漫流的日子,水一样洇出的往事,水一样消逝的昨天……
学弟学妹们的“庄稼地”并没有如期呈现丰收的气象,草盛豆苗稀,该是学习陶令《归园田居》的最佳现场——和我们的高一高二一样,他们也还不懂得耕耘的含义,把每一次劳动变成疯闹的狂欢节——要明白稼穑之艰辛,称量出流淌的汗水和析出的盐的比重关系,那一定只能在高考后的这个秋季!是的,没有谁可以在一个嘻哈的幽默里,随随便便成功。
5号公寓的门紧闭着,它们会在又一波“菜鸟”飞临时再次打开。“龙猫”会又一次笑呵呵地站在门前迎候每一个归巢的鸟儿;裴姨会突然变脸,一嗓子吼得楼道歌星的歌声戛然停在半空;“刘皇叔”是个老男人,和老爹的岁数差不多,但竟会在深夜飞针走线缝好谁谁扯破的裤子……叔叔阿姨,四楼窗户里探头探脑的顽皮小子要远去广东求学了。
他不再烦你们了,可他会很久很久地记着你们!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
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
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
它天天的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
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一个人……”
冬·夜舍
那么金贵的雪,竟会奢靡地铺满校园。
世界安静下来。
这是雪的能耐。像妈妈轻拍着宝贝,渐渐地进入梦乡,整个世界被这温柔的手轻拍着……脚步走在路上是轻悄的,汽车驶过街道是轻悄的,擎着雪花的树木是轻悄的——风也回到它的洞穴里去了,好要美美地睡上一大觉——路灯下纷扬的绒花,轻轻地落满她的梦……
苦学了一天的孩子们兴奋的声浪渐渐平息,悠悠的熄灯号漫过来,一排排窗灯渐次熄灭,一栋栋楼宇在漫天的雪花里沉静下来,冥然兀坐,仿佛一个个的思想者……躺在床上,孩子们一定还要再想一想今天的收获,脑海里复述一下那些重要的信息,直到倦意把他们拉向沉沉的梦海。
2号公寓总是要特殊一些,和孩子们一起寄宿在学校、好能赶上明早晨读的老师们,已习惯了在熄灯号后,安安静静再备会儿课。他们也要再想一想,今天还有哪些遗憾,要记录在案头的笔记中;明天要怎样开场,去演绎更精彩的一幕……雪光映窗,让人有些略略的兴奋,尽管不能像古人一样夤夜访戴,也许会在意念中细数“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若有意兴,明天就可以烹雪论茗,小宜兴壶,沏大红袍,倒在小茶盅里,细细品啜之,便觉两腋生风……呵呵,偶然文化一把,模仿一下名士的清雅,也算对整日辛劳和殷勤而至的大雪的致敬吧。
雪的可爱在于柔软披拂,让粗粝变得细腻,让干燥变得温润,让普通变得优美……正如一个个三中教育人所做的,让平凡的见识有了新锐的视界,让暴躁的性情有了浪漫的情愫,让娇宠的公主变成了娴雅的淑女……这一片一片柔和的温情,唤醒一颗一颗饱满的胚芽,将要在明天绽放枝头,铺满苑囿和整个春天。
雪的可敬之处在于广被大地,覆盖一切。“……朱门与蓬户同样的蒙受它的沾被,雕栏玉砌与瓮牖桑枢没有差别待遇。地面上的坑穴洼溜,冰面上的枯枝断梗,路面上的残刍败屑,全都罩在天公抛下的一件鹤氅之下……”有如这所学校的使命,有教无类,让每一株禾苗都在雪被下潜滋暗长,让每一双脚步都能在洁白的大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让每一个歌喉都能唱出自己的心声……四十年,数万名合格毕业生,值得自豪但不值得骄傲,还有那么多期盼的目光需要扶上战马送上征程;数千名一流大学的高才生,值得自豪但不值得骄傲,还有那么多领域需要三中的后生才俊去开拓;数百名成名成家的杰出校友,值得自豪但不值得骄傲,还有那么多不平衡不充分等待三中的领军人才去填补……
四十年,一个小小的停顿,就像这冬天的将息,留给人一个思考的间隙,凛然思过,拾阙补遗,以便在雪霁初晴时,放眼更加广阔的山川大地。什么样的教育给学生,能让他们在驻足回望时,有一种精神的归宿?什么样的教育,能让他们在一生行走时有一种不竭的动力?历史学家雷颐说,一个人在中学所读到的东西,会融进生命、化入血液,到了大学阶段、成年以后读的,往往只能作为知识存在。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光,常常心存感念,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从那里起步,知识基础从那里奠定,精神气质在那里形成,最初的社会活动训练在那里进行——那是他们人生中不可取代的一个精神坐标。“一所好的中学给学生提供的除了知识,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是一种精神的训练,是打开认知世界、观察社会的窗口,或者说一个眺望世界的平台,是启迪心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那盏灯,是对创造的激励和激发,是肯定每个人的梦、尊重而不是抹杀个性。”在这样一所学校读书、生活过,那是终生不能忘记的幸福。师不高高在上,生不唯唯诺诺,敢于质疑,勇于探究,不迷信盲从,不曲阿权威,这一切,正是三中孜孜以求的育人目标。
四十年,一个轻轻地休止,如同这洁白的柔荑,抚慰被功利焦灼的心情,沉思默想,回归本位,以便在教育的大道上,走得更好更远。上世纪二十年代北师大附中校长林砺儒先生在其就职演讲中说:“中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少年人格之放射线到各方面去。例如文学的陶冶,并非要把少年立刻造成一位名家,也不是准备将来卖文讨饭,乃是要引导他人格的活力往文学方面去。科学的陶冶也不是要养成科学家或准备做农工,乃是要引导他人格的活力往科学方面去。艺术的陶冶也是一样的理由。”能够实施这样的全人格的教育,才能让方方面面的人才脱颖而出,而不是速成急造地把“吃饭/挣钱”放在第一位的功利的教育。数十个社团,上百项活动,学工学农学军,港澳台交流互访,欧亚美游学考察,世界眼光,领袖能力……注重于培养人,培育合格的公民和卓越的人才,正是三中执着坚持的教育理念。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四十,将不惑于名,不惑于利,不惑于言,不惑于闻;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正如这冬天的树木,告别了花叶的繁复,肃静平和,似乎在冬眠着,等待下一个春天。其实,它们此时是换了另一个用力的方向,在向下生长,努力地把根扎得更深,向更加深远的地层汲取养分……
“上天同云,雨雪纷纷。……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有雪润溉,大地回苏的时候,校园里的老树新苗都将怒发,装扮出又一个花团锦簇的美丽春天。
明早的校园将是热闹的。起来推窗一看,——啊!白茫茫一片,雷霆般的欢声,打雪仗,堆雪人……又将搅动这片生机勃勃的银色世界。
新闻推荐
【新华社阿姆斯特丹10月13日电】郁金香再次绽放,荷兰队在13日进行的欧洲国家联赛A级联赛第一小组的比赛中主场以3比0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