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紧暑期旅游的“安全带”

大江晚报 2018-07-16 05:27 大字

暑期旅游旺季开启,不少安全事故却牵动着人们的心:上月,一辆载有37名中国游客的巴士在加拿大发生交通事故,多人死伤;近日,泰国普吉岛附近海域游船倾覆,造成多名中国公民遇难……旅游胜地变成“夺命杀手”,为计划出行的游客敲响了安全警钟。

有人说:每个季节都能遇到最美的风景。入夏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提示游客“雨季出游多诗意,旅途风险要警惕”。的确,暑期出游高峰,往往与多种灾害、危险因素相互叠加。雨季来临,路面湿滑,易发生交通事故;山区、海滨等避暑地往往也是泥石流、滑坡和台风等灾害的多发地;高温潮湿时节,蚊虫滋生、食物容易变质,疫病、中毒风险增高……尤其需要加强防范。

旅游安全并不是孤立的问题,只有从旅游观念的转变中才能找到答案。从俄罗斯世界杯“观赛团”,到东南亚海岛度假游;从高考毕业旅行,到银发养老旅游……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渐渐成为主流,“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进店购物”的踩点式旅游不再被看好。“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旅游地图不断扩大;“异域有风味,我想多体验”,全域游、深度游成为大势所趋;“生活显平淡,我想找刺激”,高空、水上、潜水等高风险项目愈发受到青睐……旅游消费升级,不仅对服务体系形成挑战,也对地域城乡建设、社会治理乃至经济实力提出要求。

无论是旅游的季节性风险,还是行业的长期痛点,抑或新业态带来的挑战,均需以“绣花”的精细功夫来解决。“游客喜欢什么就提供什么,不喜欢什么就改正什么。”全面提升旅游品质,需要交通、公安、气象乃至城建、广电等部门共下一盘棋,旅游与工业、农业、医药、文化等产业共做一桌席,才能营造移步换景、意味悠然的旅游生态。当菜市场、小吃店、加工厂成为景区,当居民成为地域文化的“移动招牌”,就不必为打造景点、申请5A而苦恼,“一眼望去都是人头”“节假高峰坐地起价”等现象也有望成为历史。

但归根结底,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如果说出行安全是1的话,风景、饮食、住宿、民族风情不过是后面的0。“祸患常积于忽微”,只有监管做到位、责任不留白,用严密的制度和扎实的行动扎紧旅游的“安全带”,才能把未知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但对于游客而言,那些为了自拍跨越栅栏、为了探险进入未开发景区、为了看正在喷发的火山罔顾警示的任性行为无异于“玩命”,靠贴心的服务、严密的监管难以确保无虞。唯有上好理性选择项目、培养安全意识、了解地方风俗、掌握自救技能、购买意外保险等必修课,莫到用时方恨少,方能让出游开心、舒心并且安心。

据人民网

新闻推荐

畅想卡塔尔 中东风情世界杯将有什么流行风?

如今的世界杯已不完全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展示世界文化的窗口,简直像是春晚在娱乐圈的地位。登上这座舞台,无论是主办国还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