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世界杯为何掀起“定位球风暴”
法比之战,格列兹曼庆贺自己开出“致命角球”。 新华社发(本版数据均截至北京时间7月11日23:00)
比利时通过定位球淘汰巴西,不过却被法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乌姆蒂蒂的头球破门让比利时“黄金一代”再次和大力神杯擦肩而过。
这是一届属于定位球的世界杯,“得定位球者得天下”的定律还在继续,而且极有可能在决赛中发威。
【现象】
30支球队通过定位球得分
本届世界杯32支球队全部收获进球,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挺难得”的事件,更小概率的是其中30支球队通过定位球得分,只有秘鲁和塞内加尔成为例外,在世界杯历史上非常罕见,说明定位球成为各支球队的常规进攻武器。
小组出线球队对于定位球的依赖相对更大,表现最明显的是英格兰。前5场比赛(3场小组赛+2场淘汰赛)他们通过定位球制造射门次数达到32次,场均定位球制造射门次数6.4次,这两项数据都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是乌拉圭,他们总共踢了5场比赛,定位球制造了25次射门,其他进入淘汰赛的球队比如俄罗斯、瑞典、阿根廷、西班牙、巴西、葡萄牙等,同样都善于利用定位球,场均定位球制造射门都在3次以上。
还有一项数据体现了定位球的战术价值,本届世界杯,通过角球进球的球队有13支,除了埃及外,其他31支球队都曾通过角球战术完成射门。
【外因】
VAR导致点球数激增
FIFA官网数据统计,法国和比利时赛后,本届世界杯的总进球数是158个,69个来自定位球破门,占比43.7%,其中21个是点球,这也是本届世界杯的一大变化。
上两届世界杯全部64场比赛的点球数分别是9个和12个,数量并不多,此前20届世界杯,单届吹罚点球的纪录是2002年的18个,本届世界杯点球激增和VAR的首次使用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小组赛,判罚点球的概率非常高。
点球增加确实提高了定位球的进球占比,但又并非是唯一原因。数据显示,本届世界杯定位进球,比过往两届世界杯增多的不仅是点球数量,还包括通过任意球或角球配合的破门,并且定位球形成攻门后的进球转化率远高于运动战,换言之,定位球配合已成为决定比赛走势的大杀器,这也正反映出本届世界杯传控遇冷的情形。
【内因】
防反战术大行其道
小组赛时“强队不强、弱队不弱”,除了个别场次比分悬殊外,其他比赛的分差大多在1球或者2球左右,所谓的弱旅面对强队时并未大比分输球,主要原因还是战术选择。
小组赛每场都至关重要,实力较弱的球队大都把稳固防守作为第一要务,先在后场扎紧篱笆,找到机会后寻求反击,这是普遍战术。强队再强,面对七八个防守队员时也往往束手无策,比较代表性的比赛是韩国对阵德国,全场比赛德国掌控局势,在控球率上占据压倒性优势,但从场面上看只开花不结果,没有制造绝对有威胁的射门,反倒是在补时阶段被韩国队利用角球破门。
德国队在勒夫时代开始注重传控,放弃了曾经高举高打的标志性踢法,定位球得分能力锐减是卫冕冠军小组赛出局的“罪魁祸首”之一。
到了淘汰赛阶段,各队实力比较均衡,阵地进攻频频受阻,防反战术还是诸多强队的选择。比如比利时淘汰巴西就是主动送出控球权,通过反击制造角球和前场定位球,到了对阵法国时,变成对方回收防线,加强防守的同时为姆巴佩、格列兹曼创造出反击空间,即便不能得分,只要赢得定位球也能带来威胁。事实上,全场比赛的唯一进球正是来自角球。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先进球的是比利时,法国能否完成逆转呢?
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4年世界杯,定位球在淘汰赛中的进球比率分别是27%和26%,本届世界杯“法比之战”后,定位球在淘汰赛中的占比高达55.6%,翻了一倍。
2018年世界杯掀起了一场“定位球风暴”,从某种角度上影响了比赛的观赏性,因为普通球迷更希望看到水银泻地般的进攻。不知道决赛会为球迷奉献一场怎样的比赛。
特派记者孟祥祎(时报莫斯科7月11日电)
新闻推荐
比利时队守门员库尔图瓦在比赛后抱着女儿向球迷致意。半决赛0:1不敌法国队,“欧洲红魔”比利时队24场不败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