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场球不容易 “魔性”有玄机

大江晚报 2018-06-22 01:01 大字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激战正酣,有几条“魔性”广告却意外的火了起来。“找工作,直接跟老板谈,上××直聘”、“为什么要上×蜂窝”、“你确定你真的知道吗”,这些APP广告台词简单重复,布景毫无新意,情节聊胜于无。近些天来,网友们“口诛笔伐”,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抵制号召”。

给大江“伤害”最深的,就是其中某招聘APP的广告。看台上,一群年轻人,有男有女,他们手举横幅,扎着头巾,有的脸上抹着油彩,扯着嗓子喊出一段段有节奏的口号:找工作,直接跟老板谈!升职加薪!升值加薪……说实话,大江在初次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还以为是某个传销组织的洗脑现场。更有一些网友犀利指出:人物表情亢奋,甚至是咬牙切齿,看上去很不正常,是不是有丑化求职者和企业员工的嫌疑?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年,电视(视频)广告也在不断演进。从“文字+配音”的“通知”、“简讯”,到今天“服化道”样样精致,情节有悬念,画面有美感,一条好广告看下来,也是一次享受。当然,产品属性不同,面对的客户群体不同,广告策略也不一样。大家一定还记得“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金”的广告词和那对穿着各色服装的卡通老夫妻。高频次的投放,简单的、口号式的广告词,没错,以上广告都是这个路数。

“魔性广告”里有玄机。人们都说“××金”的广告令人厌恶,可逢年过节的时候,你总会“莫名其妙”的想起它,这就是广告“轰炸”带来的效果。广告词虽然简单,却将产品名称、关键词大量重复,强化了观众的被动“记忆”能力。文案设计更有讲究,“为什么要上×蜂窝”、“你确定你真的知道吗”,这样的问句来三次,观众就会不自觉地注意到下一句的回答;“今年过节不收礼”,观众必然自问“那怎么办”,换句话来说,这些广告词都是通过制造“疑问+回答”或是“矛盾冲突+解决方案”的模板生产出来的,看似简单,玩的却是心理游戏。

世界杯是稀缺内容,对于播出平台来说,他们肯定希望广告卖出好价钱以收回成本。对于广告商来说,“寸土寸金”的时段,广告释放应该以“短平快的轰炸”为宜,目的只为强化品牌符号,至于美誉度,那是以后的事情。“魔性广告”,只不过是一种策略而已。

新闻推荐

6月21日23:00 法国vs秘鲁 媒体曝法国队决心变阵: 德尚将重用吉鲁

法国队在世界杯首战艰难地依靠一粒乌龙球击败了澳大利亚队,德尚对球队的进攻线并不满意,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队已经决定要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