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点球难还是扑点球难?——看看“12码”上的那些事儿

济南日报 2018-06-21 12:20 大字

6月16日,法国队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中,产生了本届世界杯首例通过VAR技术判罚的点球,格列兹曼主罚命中。

足球比赛中,点球让人又爱又恨。当裁判指向12码处(点球点)可能让人瞬间体验“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俄罗斯世界杯,偏偏就是点球多——小组赛首轮打进33球,其中9粒点球,超过了上届世界杯点球数的总和。看似简单的点球,却涉及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对抗,成为一项耐人寻味的“艺术”。

本届世界杯亮点频现,随着VAR技术的引进,总被吐槽的误判事件基本绝迹。随之而来的,就是点球判罚的增多。小组赛首轮产生的9粒点球中,经过VAR提醒后作出的判罚就有3次。在VAR技术的辅助下,主裁判对禁区内的犯规更加明察秋毫,判罚点球也更有底气。其实,点球增多背后或许也有国际足联的“小九九”。进球太少一直是最近几届世界杯饱受质疑的问题,0比0的场次太多让观赛者昏昏欲睡。在双方都无建树的情况下,也缺少刺激神经的元素。而一旦场上比分改写,比赛瞬间就会变得紧张激烈起来。

如果不能“正常”攻破球门,那就让点球来改变这一切。

根据1976-2014年世界杯、欧洲杯点球数据,74.6%的点球会进,16.6%的点球会被扑出,8.8%射偏。对于职业球员来说,技术不是问题,罚点球更多是“拼心理”。据统计,点球手在罚点球时,60%踢向顺脚方向,40%踢向反方向。

踢点球是一门“艺术”,扑点球同样是一门“艺术”。守门员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

初级,看球扑。职业球员点球平均时速为31米/秒,那么球飞过12码(11米)的时间约为0.35秒。世界顶级守门员的反应时间在0.25-0.3秒之间,再加上扑救的飞行时间,最顶尖的门将也很难根据点球的方向进行扑救。因此,门将大部分时间只能在点球手射门的同时决定扑救方向。

中级,凭直觉。门将凭借自己的经验,或是临场判断来决定扑救方向。凭直觉可能会无意识地采用随机策略,而更高级方式是有意识地采用随机策略。

高级,盯对手。根据对手过往的记录决定扑救方向。小组赛冰岛队门将扑出梅西的点球后就表示,他研究过梅西的点球习惯,并判断对了点球方向,因此知道对手的过往记录至关重要。 (本报记者 史光明)

新闻推荐

进击的『北极熊』!

□新华社记者韦骅岳东兴白旭两连胜、两场比赛打入8球,小组出线近在咫尺。或许俄罗斯人想过晋级,但绝不会想到过程如此顺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