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体育新闻> 正文

古画上高规格的蹴鞠运动

皖江晚报 2018-06-21 10:54 大字

世界杯,注定是一场球迷的狂欢。中国人对于足球的喜爱古已有之,早在千余年前,古人就发明了一种家喻户晓的足上球类运动——蹴鞠。唐宋明三代,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全社会都对蹴鞠乐此不疲。难能可贵的是,一些有心的画家还将古代蹴鞠运动的场面画下来流传至今,而画中上场的“球员”里竟然还有皇帝。

宋·苏汉臣《宋太祖蹴鞠图》

《宋太祖蹴鞠图》纵28.6厘米,横56.3厘米,原作者为北宋画家苏汉臣,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这幅为元代画家钱选之摹本。此画设色淡雅,用线古拙。

明人唐文凤在《梧冈集》中有《题蹴鞠图》诗,诗中指出画上踢球的两人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右)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而观看的四人分别是大臣赵普、楚昭辅、党进和石守信,他们都是宋朝的开国功勋,而且都喜欢踢球。钱选在临摹之后题字曰:“蹴鞠图旧藏秘府,今摹图之。若非天人革命,应莫观之,言何画哉”,说明他对此画仰慕已久。

《宋太祖蹴鞠图》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蹴鞠发展最宝贵的资料。据史料记载,赵匡胤是历史上有名的“足球皇帝”,他尤其擅长“白打”,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花式足球”,即踢球时用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触球,灵活变化,随心所欲,可使球“终日不坠”。

正所谓“乘闲且复相娱嬉,军中之乐谅亦宜”,蹴鞠在宋代初年是军中的娱乐活动,也是皇帝和大臣们都喜爱的活动,得益于皇帝的支持,宋代蹴鞠运动的发展极为迅猛。据《宋史》记载,当时凡是朝廷的盛大宴会都有足球表演,南宋词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也记载,宋代除了官家有蹴鞠专业艺人之外,民间的瓦子中也有蹴鞠艺人表演。宋代民间,“寒食蹴鞠”的民俗活动也广泛开展,陆游所作“寒食梁州十万家,蹴鞠秋千尚豪华”正是这一风俗的真实写照。

明·商喜《明宣宗行乐图》

《明宣宗行乐图》是明朝画家商喜的名作,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图纵36.8厘米,横6.89米,全卷分六段,各段之间,以宫墙或屏障隔开,分别表现射箭、蹴鞠、打马球、捶丸、投壶及皇帝起驾回宫的场景,画面色彩鲜艳,是写实的院体工笔绘画,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宫廷生活。

画面中,皇帝形象与传世明宣宗朱瞻基画像接近,他戴笠子盔帽,身穿浅色辫线袄式样长袍,侍从身穿青绿等色曳撒,显示出受到蒙元服饰的影响。其人物和风景细部描画较为呆板,反映了明前期院体绘画的艺术风格。画中的蹴鞠场面非常生动,皇帝虽没有亲自上场,但在一旁饶有兴致地观看,而场上表演蹴鞠的人多被认为是宦官。

宋代以来,蹴鞠的娱乐性越来越强于体育性,所以明代自开国起,朝廷便明令禁止军中蹴鞠,但宫廷与民间的蹴鞠活动依然流行。

明代的蹴鞠理论著作蔚为大观,成书于明代中后期的《蹴鞠谱》中介绍了蹴鞠的十种踢法,包括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因而该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专业书籍。

明代还出现了专门制作足球的手工业作坊,出售各式各样的足球,时名为“健色”。在宋代《蹴鞠图谱》中著录“健色名”有24种,而在明代《蹴鞠谱》中著录“健色名”则达到40种,这些“健色”就相当于当时的“品牌足球”。

清·黄慎《蹴鞠图》

中国古代蹴鞠运动的兴衰与皇帝的喜好不无关系,清代自顺治起便开始全面禁止蹴鞠运动,至乾隆时期,蹴鞠这项运动算是寿终正寝了。

清代社会上虽然没有了蹴鞠,但清代画家黄慎却画了一幅《蹴鞠图》,借以表达当时民间对于蹴鞠运动的怀念。此图为绢本设色,纵115.6厘米,横125.3厘米,现藏天津历史博物馆。有学者分析,黄慎在创作《蹴鞠图》轴之前,很可能是在扬州盐商那里看到了其收藏的古代《蹴鞠图》,领略到了宋太祖蹴鞠的氛围,就像亲眼看到了当时的场景一般,所以画面中的人物很逼真传神,整件作品很有动感。

此图绘宋太祖、宋太宗、宰相赵普以及大臣内侍一同玩蹴鞠的场面。图中宋太祖身着龙袍,与赵普正在争抢。人物用笔细劲削力,顿挫自如,有草书行书之意。玩者之动态与观者之静态相映成趣,人物神情刻画生动,笔意奇趣不俗。

黄慎在画面右上方自题:“青巾衣黄者,太祖也。高帽对局者,赵普也。微须者,党进也。方面衣红者,太宗也。乌巾衣绿者,楚昭大人也。袖手旁观者,石守信也。此图乃太祖即位之时,海晏河清之际,道同志合,君明臣良,故太祖命丹青所作,是为君臣一气之图也。”

新闻推荐

孤独的“法老”

北京时间6月20日,1比3,一个冰冷的比分刻在了圣彼得堡体育场的大屏幕上,当俄罗斯球员们疯狂庆祝时,埃及“法老”萨拉赫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