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卡之战裁判严厉判罚持续发酵盘点中国足球三个死循环

济南日报 2018-01-19 11:38 大字

作为U23亚洲杯的东道主,U23国足小组赛1胜2负只有3分入账,不得不接受提前出局的结果。尽管比赛已成为过去时,但伊朗主裁法哈尼在小组赛末轮对U23国足严厉的判罚却仍在发酵。技不如人虽成“固定模式”,但输球之后将原因归结为裁判、场地、教练等因素的表现,却已成为中国足球的“死循环”。“死循环”之裁判

作为足球场上的“法官”,裁判的不公正判罚确实会影响比赛,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裁判还是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在中超联赛、国字号球队参加的各项赛季中,输球之后恰因裁判在比赛中有相对严厉的判罚或者错判,便很自然地被无限放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失利的真正原因。

每逢国字号球队重要赛事,常有“XX裁判是苦主”的说法。但中国球队实力有限,基本见谁输谁,恐怕鲜有不落埋怨的裁判。或许在联赛中养成了与裁判争执的坏毛病,而国内裁判的判罚与国际比赛中裁判的尺度相比较为宽松,所以在国际比赛中中国球员多次“吃亏”,在很多人看来裁判就成了有意为之。

“死循环”之外教

从国字号到中超、中甲球队,外教的履历越来越丰富,名气更是越来越大。但无论教练名气大小,在中国足坛似乎都会走同一条路——“热捧-质疑-离任”。

当一支球队换帅之初,都会有“训练方式新颖”、“大训练量有助于提升实力”、“技战术适合球队”等较为积极的说法。但甜蜜期过后,随着球队成绩表现不理想,质疑声开始出现,最终外教不得不因成绩不佳“打包”离任。其实,多数教练都是好教练,只是理念和战术短时间内难被本土球员吸收,然而最后的“锅”往往都甩给了外教“背”。

“死循环”之外援

花大价钱请来的外援,作用还不如本土球员,很容易被说成“水货”。如果说中超联赛初期常见“水货”尚能理解,而现在将所有表现差强人意的外援都斥为“水货”,显然有失公允。

事实上,如今中超的大部分外援即便不是世界级,起码也是世界二流,个人能力无需质疑。但怪圈存在于——很多外援在中国的比赛中就是无法发挥出自身实力,表现难达预期。对于如今效力中超的外援来说,对于新国家、新环境都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尽快适应,同时他们也需要信任,无论是球迷,或是球队,还有老板。 (本报记者 王蓓贝)

新闻推荐

U17国青选拔队教练组集体辞职? 是“临时工”请辞 谈不上辞职

昨日,一则微博震动了中国足坛——在昆明海埂为U17国青队选拔队员的北京国安青训副总监杨璞在个人的微博上爆料称:“17国青教练组集体辞职!我想问问足协……知道为什么吗?”短短几十字却引发了轩然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