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鸟巢”“水立方” “冰丝带”打造又一标志性奥运场馆
北京已入隆冬,在北五环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南侧,国家速滑馆建设工地上依旧如火如荼,一些曾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施工的建设者再续奥运情缘。而这座有个浪漫名字“冰丝带”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无疑将为北京奥运遗产再添亮点。
国家速滑馆的设计理念为冰的象征,灵感来源于速滑选手围绕场地进行比赛,体现出冰上比赛的激烈竞争;运动员滑行的轨迹被诠释为外立面的22条丝带,而这22条丝带又代表着北京承办冬奥会的年份。速滑馆作为北京冬奥会的主要运动场馆,其所代表的“冰”属性,与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内象征水的“水立方”和象征火的“鸟巢”交相辉映。
据施工方介绍,“冰丝带”目前已完成土护降工程,即将进入基础桩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该场馆土方量超过50万立方米,挖槽面比“鸟巢”还大,预计2019年底完工,2020年进行测试赛。
记者看到,“冰丝带”施工秩序井然,现场还对PM2.5、噪声、风力、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进行实时监测。施工同时,也对工地内存在的清代文物兆惠墓碑进行了保护。土方工程每天在现场约有350名施工人员,如果算上挖土司机则要超过500人,其中包括许多曾经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施工的建设者。
本次土方工程的负责人、59岁的赵俊德,曾担任2008年奥运会媒体村施工项目经理。他说自己非常荣幸,能够在职业生涯中经历两届奥运施工很难得。54岁的陈平权是“冰丝带”的总监理工程师,他参加了2008年奥运会自行车馆建设,“两个奥运我们都参与了,很光荣,也感到责任重大,我们一定努力建设‘冰丝带\’,力争国家鲁班奖”。28岁的工人邓敏来自四川成都,是这里的木工。他说能够参与冬奥工程很开心,希望在2022年能再次回到这里观看比赛。
据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速滑馆项目负责人武晓南介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有四大亮点。首先,“冰丝带”建设面临的首要难点是其长200米、宽130米的大跨度屋顶,而且不同于一般建筑,速滑馆的屋顶为不规则马鞍形,更是增加了建设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国家速滑馆将被建设成为国内最大跨度的单层索网屋顶体育馆。不仅如此,索网结构更是符合绿色办奥的要求,一是其用钢量约为传统屋顶的1/4;二是工厂定制、现场装配、施工简便、污染小。
其次,“冰丝带”采用全冰面设计,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近似一个田径场大小,是亚洲冰面最大的速滑馆。通过冰面的分区控制,不仅可满足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等五大类冰上运动项目的竞赛要求,还可以成为冰雪运动全民健身中心。
第三,速滑馆1.2万平方米的冰面将产生大量制冰余热,回收后可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每年能够节省180万度用电量。
第四,“冰丝带”还将被打造成智慧场馆,体现在全方位运动数据服务、智能化观赛服务、智慧化场馆管理三个方面。全方位运动数据主要包括为运动员提供计时、计速和计圈的训练服务;智慧化观赛服务包括智能座位导引、实时赛事解析、座位上购物订餐等;智能化场馆管理包括智能物业管控、智能场地管理、智能场馆运营等。
这座有着浪漫名字的场馆,将成为北京又一座标志性的奥运建筑。2022年冬奥会后,这里将成为全民健身场所,并将继续举办高水平的冰雪赛事。据悉,未来的国家速滑馆将聚焦以下几个方面:以冰雪为中心的体育竞赛,以冰雪为特色的群众体育健身,以冰雪产业为核心的会展,以及体育公益,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于一体的多功能冰雪中心。
新华社记者姬烨汪涌
“冰丝带”效果图
新闻推荐
邹市明与坤比七的比赛中优势巨大,但左眼遭到重创(资料图片)邹市明父子参加《爸爸去哪儿》12月21日,奥运冠军、前世界拳王邹市明曝出眼疾引发各方关注,未曾想,时隔数日,更具爆炸性的消息浮出水面。记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