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监察支队驻高新区大队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效能架起政企“连心桥”

遂宁日报 2020-05-15 05:10 大字

执法人员检查施工工地。吕苗/摄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监察支队创新工作方式,将执法变为服务,让“一刀切”变为“助提升”,切实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

近日,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监察支队驻高新区大队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他们落深落细落实遂宁市“放管服”改革举措,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去除营商“诟病”,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全媒体记者吕苗

落实惠商政策

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中烟印刷包装产能项目是四川中烟集团进驻遂宁的首个项目,占地156亩,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3亿元,采用EPC建设模式,属市重点工程。今年1月,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监察支队驻高新区大队在巡查中发现该项目未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但其条件符合2019年12月31日遂宁市颁布的《遂宁市工业项目“容缺预审”实施方案(试行)》适用范围。经执法人员进一步约谈项目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该项目工期较紧,预计2020年5月18日试生产,7月18日完工投产,届时卷烟包装年产能将达到150万箱左右,预计项目投产后实现年产值6.5亿元,入库税收达到5000万元。为此,大队未对项目予以停工处理,而是加强了对该项目的动态监管与服务,同时积极督促建设单位按容缺预审程序进行报批。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了规划许可证以及工业项目临时施工许可意见,项目得以顺利落地实施。

坚持问题导向

多方努力开创良好局面

建筑项目实行施工许可制度,不仅是项目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将建筑项目纳入政府质量安全监管范围,是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制度。近期,在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监察支队驻高新区大队组织的对在建项目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专项清查行动中,一个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建设项目引起了大队的注意。圣思德生物技术项目于2018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已封顶,属2018年市重大决策部署推进项目。这样一个项目,至今尚未办理施工许可证,也就意味着该项目的质量安全一直脱离于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之外。安全生产无小事,带着疑问,大队执法人员随即约谈了项目相关负责人。通过深入了解,原来该项目在施工初期因企业内部合作股东对项目投资失去信心,造成项目建设工作一度滞后。后经市、区、物流港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协调并拓宽招商渠道,引入新投资方,才使项目得以复工建设。在此过程中,由于投资方缺乏前期项目建设的相关资料,又逢高新区与原托管的船山区脱钩,导致施工许可证迟迟不能办理。

多方努力开创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了解事情缘由后,大队通过联系项目秘书及质检部门,主动作为、多方协调,最后确定由企业通过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已建部分进行质量安全鉴定,鉴定合格即可立即办理施工许可证,目前鉴定工作已在进行之中。

践行“721”工作法

助力城市发展

景宸府项目位于遂宁高新区核心区,由于毗邻鹭栖湖,其人文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4月中旬,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该项目住宅底层及檐口位置规划审批色号与实际建设不符。由于建筑外立面属于城市“脸面”,既是构成城市景观的主要元素,又是传承建筑文化、承接城市历史的载体,因此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监察支队驻高新区大队高度重视,随即展开调查。通过进一步核实了解,大队认为已实施方案与规划审批色号相比在美观度上更具优势,且使用原规划审批色号将明显影响建筑整体风貌。为此,大队没有对建设单位未按规划审批内容实施的行为一罚了之,而是主动对接市自规局,提出疑问,分析原因,联系相关人员踏勘现场。经企业、大队及市自规局总风貌师、工程科相关负责人现场核实,问题原因为设计单位错误标注色号所致,市自规局对该项目建筑外立面现状予以确认,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处罚不如使其改变,以往的‘一刀切’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帮助企业健康发展才是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渠道。”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监察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城管执法局将继续细化工作举措,践行“721”工作法,并结合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监察支队驻高新区大队的好经验,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遂宁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新闻推荐

遂宁市河东新区灵泉街道社区事务和便民服务中心人员主动作为 “上门代办”暖了居民心

(全媒体记者杨柳)“谢谢办事处工作人员的上门服务,为我办理了年审。”这是不久前发生在市河东新区灵泉街道僧家沟社区1组80...

遂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遂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