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旧案 岭下青冢葬黄培
站在北岭山顶,周边已是高楼大厦,隐约传来的工地作业声,预示着一座新的楼房即将拔地而起。
老四方著名地名水清沟的名号,应与北岭山的水有关。据卜振文称,水清沟顾名思义,有山有水,树木葱茏,当年一条发源于大山、北岭山间的小河,清清的流水蜿蜒流经水清沟村内,然后再越过北大河汇入大海……
水清沟已然消失,而流传在小水清沟的旧事,仍在一些老人口中流传。小水清沟坐落在水清沟村东面,明朝董氏建村,后郑氏迁入,两姓圈地而居,小水清沟与水清沟村同族同根,有着密切的渊源。在小水清沟的文献记载中,最为著名的一段历史是村子附近葬着一位壮怀激烈、从容赴死的义士:黄培。
黄培(1604年~1669年),字孟坚,号岳封,黄嘉善之长房嫡孙,幼年丧父,由叔父黄宗昌抚养成人,黄宗昌原为明朝御史,黄培16岁时荫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在崇祯朝中做官十七年,他刚正有志节,清兵攻陷北京,他几度要为大明殉国,但因其母病逝都城,只得扶柩回籍安葬。黄培是很有才华的诗人,隐居乡间,受客居即墨的诗人宋继澄父子影响,闭门谢客的黄培开始参与宋所组织的诗社的活动,借诗明志,抒发胸襟。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黄培把27年来所作280余首诗编作《含章馆诗集》,刊刻传世,赠与亲友,以笔为刀,抒发心中怨愤。
黄家老仆之孙姜元衡,考入翰林院为官。本已改姓为黄的姜元衡,改回了姜姓,并与黄家有了嫌隙。姜元衡回到即墨后,为了交结官府,拉拢他人,向山东巡抚状告黄培刻印逆书,反清复明,并罗列了十条罪状。姜元衡的诬告正投清政府大忌,清政府立即下了一道谕旨,着令山东巡抚拘拿与此案有关的人等,并对此案严审奏复,于是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网愈织愈大,涉及的人也越来越多。顾炎武也牵连其中。在审讯中,顾炎武大义凛然,毫无畏惧,坚决否认曾到过即墨,审判官难以给他定罪,并使得许多受株连的人包括黄坦、黄贞麟等黄氏族人,得以解脱,使此案不至于无限扩大。顾炎武被囚禁了近7个月后释放。事实上,顾炎武曾经是到过即墨的,他不仅到过即墨在黄家做客,还与黄宗昌游崂山,并为黄宗昌、黄坦的《崂山志》写过序。
经过四年审讯,“黄培诗案”终于结案。此案虽涉及217人,但最终只有黄培一人被判处了死刑(康熙御批)。这起文字狱于康熙八年(1669年)判决,是年四月,黄培在济南被处以绞刑,临刑之日,他谈笑自苦,从容作诗,时年66岁。死后,其子黄贞明将他的灵枢由济南运回即墨,葬于即墨城南八十里之水清沟,即小水清沟村西之黄家茔。黄培的副室刘氏(邑人刘晴岚之女)料理完黄培丧事后,在墓旁自缢以殉。黄贞明因其父遭此巨戮,与清政府结下不共戴天深仇遂入崂山深居,死后葬于今城阳区惜福镇之黄家营村。黄贞明之妹年已及笄,悲父之惨死,也在巨峰前的白云庵出家为尼,庵前的白木槿是她亲手所植。
这件轰动朝野的大案,就这样与小水清沟发生了联系。站在北岭山眺望,村落旧迹已难觅,但这些往事都记载在了志书档案中,供后人了解翻阅。
新闻推荐
早报10月17日讯16日上午,即墨区“创城有我·共建家园”全民共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仪式在墨河公园举行,志愿者团队、工商...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