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攀枝花市蔬菜价格同比上涨涨幅

四川日报 2012-05-10 18:52 大字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攀枝花市蔬菜价格同比上涨25.8%,涨幅排名全省前三,成为CPI上涨的主要推手。为平抑蔬菜价格,4月30日,攀枝花市正式启动社区便民店农民直销蔬菜试点,市民又多了一条购菜渠道。先期开设的7个蔬菜直销网点设在东区大渡口、攀北等居民买菜较不便利的社区,所售蔬菜则由米易县、盐边县、仁和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供应。

蔬菜直销网点运行状况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攀枝花蔬菜价格高居不下?作为城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补充形式,蔬菜直销能否让百姓得到真正实惠?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本报记者 张通

菜价低20%,买菜不必走远路

5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东区炳草岗的十九冶小区。在小区深处的健身广场旁,蔬菜直销点并不算太显眼。记者看到,青椒、芹菜、大葱等蔬菜整齐地摆成一排,旁边的树上挂着价格标示牌,上面清楚地标明:甜玉米2.3元/斤、芹菜2.5元/斤、大葱3.2元/斤……

居民王大爷最近每天都在直销点买菜,“价格比附近菜市场便宜,就拿大葱来说,菜市场要卖4元一斤,这里便宜8角钱,而且菜都是当天从种植基地运过来,新鲜。”

销售人员肖桂英告诉记者,每天凌晨四五点钟,仁和区、盐边县等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开车送菜到直销点。“周一到周五每天能卖100多公斤,不到中午就被一扫而空,周末销量要少些。”肖桂英说,由于减少了流通环节,直销点的菜价比市场平均低20%左右。

由于没有固定店面,节约下来的运营成本则让利给了居民。“社区很支持我们,不少周边小区的居民也都慕名而来。”肖桂英说。

在东区瓜子坪的攀北、马兰山、四合院社区,蔬菜直销点的设立有效缓解了当地居民“买菜难”问题。

家住攀北社区的居民刘玉兰告诉记者,由于地处工矿区,菜市场等配套设施长期没有跟上。“以往买菜要走半个多小时,现在不出社区就买菜,方便多了。”刘玉兰说。

“我们在蔬菜直销网点的选择上,侧重买菜不便和低收入群体集中的地区,成为惠民、便民的有效方式。”攀枝花市商务和粮食局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卞英杰说,目前7个社区蔬菜直销网点试运行稳定,销售蔬菜品种30余个,日销量1000多公斤。

关键还在建立长效机制

“持续干旱造成蔬菜减产,是今年菜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攀枝花市商务和粮食局副局长杨旋分析,该市农贸(菜)市场所售茄果类蔬菜以本地种植供应为主,叶类蔬菜则主要产自云南北部地区。去年入秋以来,攀枝花和云南北部地区遭遇大旱,相当一部分蔬菜产量减少,供应不足。

此外,汽油和柴油价格上涨,以及市区农贸(菜)市场摊位费、物管费上涨,导致运输和经营成本增加,也进一步推高了菜价。

面对居高不下的菜价,开展社区便民店农民直销蔬菜试点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社区蔬菜直销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一种新模式,但销售品种有限,供应量也不大,只能作为市场的补充形式。”杨旋说,平抑蔬菜价格必须坚持市场主导的原则,在保障百姓的“菜篮子”的同时,不能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以东区为例,每天蔬菜需求量大约为15万公斤,社区蔬菜直销只有1000多公斤,对市场冲击并不大。

杨旋认为,要切实解决“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这对矛盾,需要加强蔬菜、肉食等农副产品从生产到流通过程中的组织化程度,健全产销衔接、预警预测等体系和制度,在坚持农副产品市场化供应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适度的政府调控和应急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对蔬菜直销网点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总结,结合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和四川省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求,探索建立与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兼容、适合攀枝花实际的鲜活农产品流通补充体系,实现‘菜园子\’与‘菜篮子\’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消费需求,同时为农民增收创造新途径。”杨旋说。

新闻推荐

胡琴杨荟琳记者张通记者近日从攀枝花市财政局获

本报讯(胡琴杨荟琳记者张通)记者近日从攀枝花市财政局获悉,今年该市计划投入41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目前各区县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5月中旬将正式组织实施。近年来,攀枝花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