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前冯子材中越边境“清匪”作用评析

钦州日报 2018-07-27 10:07 大字

唐凌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

冯子材一生的活动,均以军事有关。其中,19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受越南政府邀请和清政府派遣到越南平定当地起义军和哗变的清军,历史文献中,这一活动多被冠以“清匪”的名称。此活动历时长,所面临的局势复杂多变,不仅是对其军事能力的极大考验,也是对中越关系的一种重大考量。

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争夺市场的重点开始转向亚洲各国,越南和中国成为法国觊觎的重要目标。越南此时内乱频发,农民起义和土匪暴乱交织在一起,严重危及越南的统治,也危及中国边境的安全。中越边境长达十余年的“匪患”,给法国实施侵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中越两国历史上形成的“朝贡体系”,决定了冯子材的“清剿”行动既要运用军事策略,也要遵守当时的外交原则。传统落后的中越交往体系制约了冯子材的手脚,持续不断的“匪患”动摇了中越两国封建统治的根基,触发了19世纪下半叶的边疆危机。冯子材的“清剿”,帮助越南和清政府消除了许多隐患,但是,越南政府虚弱和中国政府的胆怯,使“匪患”清而不绝,更使法国的侵略野心膨胀,最终导致中法战争的爆发。

这似乎是一个历史的悖论:冯子材在中越边境“清匪”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边疆危机的局势没有得到缓解却愈发严重。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清政府和越南政府的腐朽无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1885年,冯子材领导中国军民取得镇南关大捷,而清政府却与法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历史的悖论再次演绎。

研究中法战争前冯子材中越边境“清匪”的作用,目的不仅是为了对这个历史人物做出客观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段历史的回顾,探索中越关系发展演变的进程。同时,找到19世纪下半叶中国边疆危机产生的根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在国际交往中看清方向,寻找正确的合作方式。

新闻推荐

越南信息传媒部长张明俊违规遭处分 职务被暂停

张明俊资料图据新华社报道,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23日签署决定,暂停张明俊信息传媒部部长职务。这项决定显示,张明俊违规,越共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