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受伤不只在膝盖 原来还有“心病”
说起跑步总离不开伤病这个话题——膝伤、脚踝扭伤、跟腱炎和足底筋膜炎……跑者们关注着如何预防各种各样身体上的伤病,但有时候却忽略了“心病”。
工作上的高压或生活中的重大改变很容易给跑者带来情绪上的波动和起伏,从而影响跑步表现。
阿曼达·莱斯是一位海军军官,也是一名牙医,她曾经跑出过2小时38分的马拉松成绩,还曾参加过2012年和2016年奥运选拔赛资格赛。作为一名需要兼顾工作、生活和跑步的跑者,她了解跑步的“心病”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于是,她在著名跑步杂志《Runner”s World》上总结了跑步“心病”的病因,并且给出了最合理的治疗方式。得了跑步的“心病”,你知道吗?
很多人带着纾解压力的目的开始跑步,却越跑越痛苦,这就是因为他们得了跑步的“心病”。
英国班戈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精神疲劳会显著影响运动表现。研究人员将运动能力相似的自行车运动员分成两组,在运动测试前,一组做了90分钟的认知训练测验,另一组则只是观看纪录片。
开始测试后,做完脑力训练的车手的体力明显不如看纪录片的车手,疲劳的大脑影响到了他们的身体机能。
实验的结果其实是一个证据——疲劳的神经确实会影响到运动状态。而对于跑者而言,造成心病的原因有三大类:
首先——训练过度。
训练过度是身体因素,但也可被看作是心理因素。当大脑老去想跑步,几乎到透支状态时,这就是心理因素了。
心理训练教练克里斯·简森曾在研究中发现,“像身体一样,大脑也需要一段时间不去思考跑步这事。运动员很难长时间保持积极水平,若你的生活每天都围着跑步转,你可能会筋疲力尽。”
其次——不堪重负。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承受极限,当你的头脑考虑太多任务,比如平衡快节奏的职业生涯,跟孩子保持联系,担心生病的亲友,你会很容易到达极限值。
最后——过于重视成绩。
跑者天生都专注投入,雄心勃勃,目标明确。但当你要是无法完成跑步目标,这时你若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最终会影响健康快乐的跑步生活。
在生活中、工作上或者跑步时,过于看重一个目标很可能会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摧毁积极性。治疗“心病”的最实用处方
要治疗跑步“心病”,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重点是需要对症下药。《Runner”s World》就总结了7条跑者克服精神瓶颈,解决“心病”的方法。
1、重新制定目标
如果没有制定清晰的跑步目标,是很难迈出脚步的。一份专属自己的“跑步日志”可以帮跑者解决很多下班后跑步的烦恼。
这份日志里应该写好跑步的目标和原因——阿曼达·莱斯就在自己的日志中的显著位置,标注了几次短程跑步比赛的日期,不断提醒着自己要逐步达到跑全马的标准。
2、灵活设置跑步计划
其实,制定的目标和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需要灵活处理。面对计划外的意外干扰,跑者需要一个“跑步B计划”。
比如,加班导致训练时间开始较晚,可以适当缩短锻炼时间;如果孩子生病需要你在家照顾,可以在他睡着后做些伸展和力量训练,为明天的跑步蓄力。
3、打开音乐
一项发表在《体育行为》期刊上的研究发现,音乐除了能在运动表现上有帮助,还可以减少体力消耗。专家建议跑者锻炼前听点音乐提升状态,同时还能获得一个好心情。4、管理负面情绪
工作的一些负面情绪很容易带进生活中,你要学会在运动前“及时止损”,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这些“丧情绪”,暗示自己,跑完步后会获得更多能量。
在你即将“屈服”于负能量之前,可以自己做一些调节——喝一杯咖啡,迅速换上装备,做一些跳跃动作加快下心率。
5、找个跑友,约个跑
当你和其他人一起跑步的时候,交流会让很多负面情绪“灰飞烟灭”。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表明,与单独跑步相比,一个积极的社交圈将有效促进你对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确保你能找到至少一个一起约跑的跑友,即便是不能同行,聊个微信、打通电话,交流下彼此的目标计划,也会让跑步变得轻松愉悦许多。
6、补充能量
有时候,不想运动的原因来自于生理层面,比如血糖降低,出门的动力也会降低。跑前一个小时,尝试吃一些饼干、能量棒,补充些能量,跑步的动力会更足。
7、开发新跑道
经常跑同一条路线也会有“审美疲劳”,可以试着开发一条新路线跑道,欣赏新风景,也许会改善跑步的整体状态。(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英国首相约翰逊致信苏格兰民族党领导人斯特金,祝贺她选举胜利,并希望与她合作。据《联合早报》9日报道,约翰逊在给斯特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