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明一幅画出自达·芬奇之手

济南时报 2020-10-08 13:57 大字

□新时报记者 徐敏《美丽的公主》

达·芬奇的传世彩色绘画作品不多,数量仅有20余幅。在这些极为珍贵的画作中,有一幅画作名叫《美丽的公主》。画面绘制了一名年轻女孩的侧脸,她肌肤红润、头发梳成马尾,身上则穿着15世纪的高贵衣裳,气质相当优雅,但眼神有些冷淡。因为发现之初这幅作品的作者并不明确,所以后世关于它的作者究竟是不是达·芬奇引发过多次争议。

龚之允是英国苏塞克思大学艺术史系在读博士生,最近他的一本《挑战达·芬奇》选取了艺术大师存在争议的名画,从大师的生平入手,引入真假画作的争端,再从作品源流、材料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带领读者如侦探般判定一幅画作的真伪。循着各种线索将事实摆在读者眼前,或许读者对画作真假自有判断。而寻求《美丽的公主》的前世今生,就是一场有趣的西方艺术知识探索之旅。

在20世纪70到90年代,《美丽的公主》被视为是一名19世纪的德国不知名画家的仿作。2010年前后,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资深教授马丁·肯普鉴定其为达·芬奇的真迹,画中的主人公很有可能是达·芬奇的雇主米兰的僭主卢多维科·斯福扎的私生女比安卡。这个说法发表后得到了近10位来自世界各大名校和认证机构专家的认可。后来,肯普把他对该画的研究以专著的形式出版,可见肯普对画作的真伪认定是十分严谨的。

而在2015年,因为造假还曾经入过狱的英国人肖恩·格林哈尔希公开表示,这幅《美丽的公主》不过是他18岁时初出茅庐时的习作。这幅画被认定为是达·芬奇的真迹后价值飙升,格林哈尔希起初还不敢确认是自己所作,后来他在一次展览上近距离观察过这幅画作,认为画中女性背带上的蝴蝶纹饰就是自己当年作为装饰画上去的,而画中的女性也不是什么私生女比安卡,而是在一家超市工作的叫莎丽的女服务员。

虽然格林哈尔希的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过因为他此前因造假入狱,所以他的话不足为信,然而却引发了一波《美丽的公主》究竟是不是达·芬奇真迹的又一轮质疑。《挑战达·芬奇》的作者龚之允认为仿制达·芬奇的作品难度颇大,这是因为他的传世画作太少并且绘画题材不够丰富,更重要的是达·芬奇使用的材料和技法有非常鲜明的个性色彩。他使用自己特制的彩色颜料,而这类颜料使用了易挥发油,传世作品表面很容易出现龟裂。如果没有得到妥善保存会出现严重变色,直至损毁。所以,伪造达·芬奇的作品难度无异于自成大师。

有些线索是证明《美丽的公主》是达·芬奇原作的证据,这些均是肯普在他的专著中所引用的。比如这幅画作使用了三色炭笔羊皮法,而达·芬奇确实学习过这种法国传统技法。另外根据碳14鉴定法,图画中的白色铅起码有225年的历史,当然,这一点也很容易推翻,因为老材料新作早就成了造假的惯用伎俩。最有力的一个证据是,艺术科学法医鉴定师发现画面左上角有一个手指印,这与达·芬奇的《荒野中的圣杰罗姆》上残留的指印非常相似,并且这一指印也是达·芬奇绘制背景远方小山时所运用的特殊技巧。这一点,是证明该画作是真迹的非常有效的证据。

剩下的推论,只能从风格技法上分析。书中分析,从绘画笔触来看,《美丽的公主》是一名左撇子画家的手笔,这也符合达·芬奇的创作习惯。另外这幅画的长宽比例也是达·芬奇画肖像画的惯用比例,特别是人物头像五官的比例符合他在《神圣的比例》中绘制的人物五官比例,该数学图书中有不少是达·芬奇总结出来的比例。当然,如果造假者花了工夫,按照这本书的法则来绘制,也不是没有可能。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信息是,前文中提到的达·芬奇的雇主斯福扎家族成员画像惯例是侧身像,这也是证明画中女子是家族私生女的一个证据。而在英国皇家收藏的达·芬奇素描手稿真迹中,也可以找到与《美丽的公主》相似的图像。这幅图虽然有很多修改过的痕迹,但修改人习惯是惯用右手,且修改的地方明显不如未修改的底层绘画技法高明。

这么多重要的证据和资料罗列出来后,读者心中可能自然会有判断。遗憾的是,虽然马丁·肯普和其他专家深入地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揭示了达·芬奇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依然没有一条算是证明这幅画出自达·芬奇之手的确凿证据,只能认证为“传为达·芬奇所画”。

还有一条前提是,马丁·肯普没有与某些利益集团合作,以“判定达·芬奇所作”来抬高画作的价格从而从中渔利。

新闻推荐

英首相约翰逊谈特朗普染新冠:“他很坚韧 相信会渡过难关”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周六(3日)上午表示,他相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转移至军事医院治疗后会很好地恢复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