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的力量

西部法制报 2020-08-08 00:35 大字

杨舟平

《资治通鉴》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时有个叫公孙弘的御大夫,虽身居高位,生活却十分俭朴,睡觉盖布被,吃饭不重肉味(意思是吃饭不用两道肉食)。不料想,他的同僚汲黯在皇帝面前告了他一状:“(公孙)弘位在三公,俸禄甚多,然为布被,与小吏无差,诚饰诈,欲以钓名。”意思是公孙弘官位那么高,俸禄那么多,就应该同当时的社会风气合拍,过着奢侈的生活,否则便是虚伪,沽名钓誉。

遗憾的是,公孙弘面对这种歪理不仅没有顶住,反而改弦易辙。退朝后,公孙弘回家对妻子说:“节俭本乃美德,却反遭人暗算,罢了!”从此,公孙弘和其他同僚一样,日日“争于侈靡”,生活起居过分豪阔起来。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于是,大家彼此彼此。读完这则故事,我不由产生颇多感慨。

公孙弘本来以节俭为美德,可是他在奢侈的风气影响下,没有自始至终出淤泥而不染,最终成了腐败队伍中的一员。

公孙弘的“变节”,虽然与当时的侈靡之风以及汲黯之流恶意攻击有关,但是汉武帝在善恶之间不能做到善断,从客观上助长了歪风邪气的蔓延,公孙弘最终不能独善其身。

换一个角度去思维,如果当时的风气就崇尚节俭,公孙弘或许也能保持节俭,并一以贯之。看来当时的风气是公孙弘改弦易辙、倡奢轻俭的直接诱因。

纵观古今,风气的力量不可小觑。时下,仍有不良风气侵蚀着某些人的灵魂。你若握有一定权柄,如果不给子女亲友办事,那些人则认为你太“死”,太胆小,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如果别人请你,你却不去,就说你架子大,摆谱!如此等等。在这种风气下,就会有一些像公孙弘一样原本清廉的人,也会“入乡随俗”,最终造成颓废之风弥散。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可见,风气的力量是绝不能等闲视之的,我们的社会也绝不允许各种歪风邪气盛行下去,应露头就打,以零容忍的态度和“钉钉子”的精神,一个问题紧扣一个问题地解决。这样抓下去,才会抓出效果。不能充耳不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为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作出努力,只要形成合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必风清气正。

新闻推荐

趣闻 寻回旧家宠物猫7周辗转64公里

英国雄性橘猫“加菲尔德”现年3岁,先前由居住在贝德福德郡的佩恩和妻子抚养。佩恩夫妇因为孩子从家中搬离,今年6月8日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