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点灯人

黄山日报 2019-12-27 04:31 大字
□张艳

年少的时候,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母亲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一家老小,对我的学习无瑕照顾。幼年顽劣的我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同学也不和我一起玩。那时的我非常自卑,总觉得自己很笨。

后来我的父亲从外地调回屯溪,为了让我换一个环境,我转学到了父亲单位的子弟小学。或许是因为都是本单位的职工子女,老师们对我的态度都非常好。我现在依然清晰记得,当时班主任兼教语文的徐老师有着一双温柔的眼睛,一说话那眼睛就笑得眯成一条线。她非常喜欢我,让我当了一年级新生入队代表上台发言,在那个家有照相机很奢侈的年代,周末约我和她女儿一起拍照,我一下喜欢上这位老师、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记得当时我写了一篇作文,她把我的作文用毛笔誊在一张大大的白纸上,并贴在黑板上,当成范文指导其他同学习作,还在上面画满了红圈圈。因为她的鼓励,我的语文成绩直线上升,也非常喜欢语文这门学科,直到现在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徐老师是我人生路上的点灯人,她激励我、鼓励我、让我爱上语文,也让幼年的我立下志愿,长大也要做一名像徐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初中语文老师汪老师是一位非常严谨的老先生,教学态度严谨、上课板书书写一丝不苟,他非常爱给我们读诗歌,经常在课堂上抑扬顿挫给我们朗诵不同诗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给我们读了一首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儿童诗《点灯的人》,我非常喜欢这首诗。在我的成长路上,有那么多人曾为我点过灯。做个点灯人是多么有意义!我也要成为一名点灯人。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徽州师范。毕业后,我当上了一名语文老师。刚毕业时,我分到了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新江小学,当时那个学校交通闭塞、要靠人工撑船摆渡,条件非常艰苦,那里的孩子非常爱读书。每当我上课给孩子们读课文或讲一些儿童故事时,他们的眼睛就会发亮。那一双双渴盼求知的眼睛告诉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乡下学生家里穷,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买书,我就掏出自己的工资给他们买书,每次我把带来的书发给他们,淳朴的孩子们总是欢呼雀跃。每天,我都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们共同阅读经典、读古诗、读宋词、读文言文、读各种各样的大部头……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的时候,是班级最温馨的时刻。晨读,琅琅书声,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午读,恬静温婉,静静地读,静静地思。

在教育学生时,我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

从教数载,初心从未动摇,反而日渐浓厚。我始终告诉自己:要以身作则,做一个好老师,不去挖苦学生,要用爱心去鼓励孩子、要用语言去激励孩子。要做一个幸福的点灯人、为孩子点燃一盏梦想的灯,带着孩子朝着有光的地方前进。

新闻推荐

寂静的读书午后

下午时分,在空旷的书房里,缓缓拉开厚重的窗帘,让冬日的暖阳洒满书柜,洒在年代久远的书籍上。新买的边柜,散发着木材味,带着一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