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中的细菌 也能操纵食欲

安徽商报 2019-11-18 01:12 大字

据科技日报随着天气冷下来,我们总会有这样的体会,胃口在秋冬季节里不知不觉变得越来越大了。每天下午坐在办公桌前都想喝奶茶,一到周末就想着冒热气的火锅、烤肉、麻辣烫,睡觉之前总想来块甜点……我们有食欲真的是因为饿吗?

“食欲常与饥饿感混淆,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英国心理学会认证心理咨询学家陈志林表示,饥饿是由于长时间缺少食物而产生的生理上的主观感觉,一般是不舒服甚至是痛苦,从而迫不及待地想要获得食物;食欲是指对某类食物的偏爱或厌恶,是一种心理上的状态,常与饥饿感相伴随,或是饥饿感的前奏,却比较平和。

食欲有选择性,它针对某种具体的食物,有时可由食物的刺激特性引起,比如颜色、香味、口感等。在不想吃东西时,偶然尝到可口的食物,也会产生食欲。那么食欲从哪里来呢?有关食欲的大量研究发现,产生食欲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你想吃,并不是因为你饿了。20世纪初期,俄罗斯科学家伊万·巴甫洛夫发现,想吃东西的狗会对与喂食相关的特定刺激作出反应。在一系列著名实验中,巴甫洛夫让狗一听到铃响就流口水。

有研究认为,食欲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遗传,因为对高热量食物的基本偏好跨越了世代、地域和文化。但是,对这些食欲的微调主要是在童年早期开始的,通常与童年早期享用的特定食物有关。此外,在人们的印象中,食欲是由大脑控制的。的确,有研究发现,下丘脑各神经区域通过接受、整合、发放食欲信号来调节食欲。在陈志林看来,除了下丘脑外,脑的其他区域在食欲形成中也起着主要作用,例如破坏大脑的杏仁核,动物就会丧失对食物的选择能力。

但是你可能想不到,除了大脑之外,人体肠道中数万亿的细菌也能操纵人,让人对细菌们想要的食物产生渴望。陈志林表示,在人类的食欲调节和控制中,肠道微生物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大脑更重要。

新闻推荐

《柳叶刀》报告:气候变化已开始损害儿童健康

新华社伦敦11月14日消息,英国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强调,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对全球儿童的健康造成损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