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八百零一本书安个新家

柳州晚报 2019-02-27 11:51 大字

□格子兰

想象一下,假如你将离开家乡到遥远的他乡生活,你将如何处理书房里大量的书籍?这正是我前不久面临的选择。这些陪伴我多年的书,已成为我生命的良师益友,是无法割舍的。“把书籍全部打包放到一个地方收好”,有些人建议。可是,因为我的离开,就把它们束之高阁任其被灰尘覆盖?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只有当读者完成阅读,作家的工作才算完整。”是啊,一本书倘若没有人读它,就像盐失了味,铜锣失了声一样毫无用处。我铁了心要给这八百零一本书安个满意的新家。《牧羊少年奇幻记》里的牧羊少年,在他执着地追寻梦见的宝藏后,遇到了为其指路的耶西冷王。我比他幸运,“为书安家”的想法刚落地没几天,便遇到了帮我牵线的好友:“我认识一位开书社的朋友,或许她能有一处地方给你存放……”那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好像我手里捧着的茉莉花茶,热气腾腾。“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做什么,当你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最终一定能够得到,因为这愿望来自宇宙的灵魂。那就是你在世间的使命。”牧羊少年始终坚信的吸引力法则,又一次在我身上发生了作用。

当晚我便和好友驱车前往,在穿过一排排的书架后,我见到了面带微笑的书社女主人。她应该还很年轻吧,清澈的眼神里散发出来的光芒,尽是青春最好的模样。“我想把书寄存在你这里,可以吗?”顾不上更多介绍,我开门见山地说。“可以的。这里,够放吗?”她指着正对楼梯口的几排书架回答我。“我只是寄存给读者看,可能某天会取走”,我继续解释着自己的考虑。“可以的”,又是一句简单而坦诚的回复。“我想近几天就把书搬过来。”“可以的。”书社女主人扑闪着大眼睛,红色格子的围巾挡住了嘴唇,滤出来的声音和她的眼神一样清澈,真好听。“那行,过几天我就把书搬过来。”“可以的。”书架上的时钟静静地,书架上的书默默地,共同见证着这场约定。

走出书社的门,已经是晚上十点了,还有几天新年的钟声就会敲响,这也意味着告别家乡的日子临近了。我裹紧了外套转身道别,余光扫见门梁上有几个字在寒冷的冬夜里发着光:阅读美好时光——阅光书社。“这应该是八百零一本书的新家的样子,我把脖子缩进高领毛衣,小声地对身旁的好友说——我也想试试,声音从化纤维中滤出来是不是更好听。

我必须在新年钟声敲响前完成搬书计划,雄心壮志鼓舞着我说干就干。当我把越来越多的书加盖好印章装进袋子里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原来八百多本书搬起来并非易事,实在很沉。后来我才知道,如果按照一本普通书籍约一斤来计算,外加有许多是精装书籍,照算下来有一千斤重呢。好在有许多热心的好朋友在知道我搬书的事情后,出力出车,一伙人马很快将书搬完到位。我想着有人能因阅读而快乐,心里就越发快活,竟缓解了与家人告别的离愁,这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师在得知此事后留言说:“兰,你做得对。占有书籍,并不意味着真正拥有它。”得此肯定,心中更加欢喜。当然也有人善意地提醒我,把个人全部的藏书寄存于一个公共开放的地方,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行为。是啊,这些书曾进入我的房间、卧室,卷入我的爱情、家庭、友谊、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书已经不再是当年印刷厂里出来的模样了,它们带有我的个人印记,它们的整体如同我的自传,向世人解说着“我是谁”。人们在阅读书的同时,通过我留在书上的笔记、符号也阅读了我。这个大胆在于,如果将书籍们公开,就等同于将自己摆在大众面前供人阅读。然而这又何妨呢?即便只有一人因读到其中一本书而快乐,我也乐意赴这一趟险。

新闻推荐

“家庭病”正全球蔓延

有时候,不需要通过血缘关系和传染,一家人也可能患上同一种病。研究发现,相同的生活习惯可能增加家庭成员共同罹患一些疾病,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