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如是你闻

大众日报 2019-02-03 06:24 大字

□王文珏

【关键词】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金球奖最佳影片

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英国皇后乐队健在的老爷子吉他手、鼓手,白发苍苍,一曲《WeWillRockYou》炸裂天空,燃烧全球。黑暗中,主唱弗雷迪·墨丘利生前光影在大屏幕冉冉升起,矗立中央,栩栩如生地引领全世界的人们山呼海啸。音乐的力量,超越时空,一箭穿心。

最好的事物永远无法复制,甚至无法被分析。皇后乐队够得上这个级别。1970年,这支乐队诞生在摇滚乐的黄金时代,一路走出自己极度抒情、华丽吟唱的风格。1975年,《波西米亚狂想曲》的诞生一曲惊四方——复杂的结构,层叠递进的诗性,全然不为易于传唱而牺牲艺术性的孤傲,反而使得这首歌成为真正永恒之作。快50年过去了,至今,它仍是全球单曲流量冠军。多少人开口唱到那一句“妈妈……”潸然泪下。

许多极致的艺术,是在两难中涅槃出的舍利。磨也磨得,焚亦焚过。墨丘利为何会成为独一无二的墨丘利,影片给出了令人信服,但略显平淡的注解。

生于非洲,长于印度,身上流淌着流浪波斯人的血,墨丘利那比别人大一号的头颅,多四颗门牙的口腔,似乎是为共鸣而生。父亲严厉古板,从小教育他凡事循规蹈矩,处世就是做好人。如同一个吉普赛儿子被塞在清规戒律里,格格不入的生活雕刻了墨丘利在自负和不确定中彷徨的灵魂。被摇滚的时代召唤,被音乐的狂想激荡,一脚踏入伦敦摇滚酒吧的门,从此一去不回头。

影片以“波西米亚狂想曲”歌名为片名,歌中之意也仿佛墨丘利一生的题眼。上世纪后叶,商业在音乐中已拥有最大话语权——市场怎么想?旋律好不好唱?能不能红?怎么才能短平快?天才的灵感,挑战了粗暴逻辑。《波西米亚狂想曲》,正是不走寻常路、破碎平庸的作品。墨丘利赋予旋律极强歌剧感,在庞大区间内来回摆动地吟唱,像根本不在意凡间尺度的游龙,酣畅自由。墨丘利在歌词中恣肆表达着男孩的痛苦、自弃和迷惘,终至一无所畏的坚硬柔情。从旋律到填词,正因为这首经典无法归类,谁也不属于,它才真正属于了自己,成为无法复制的唯一。影片用大量篇幅再现歌曲问世的过程,也让皇后乐队的与众不同,在过程中得到最好体现。

成功,对乐队是巨大考验。很多时候,追梦的人们在被否定中坚守自我,却在被肯定后失去自我。影片没有讳言墨丘利被辉煌的反噬。难以归属自己的焦虑、对关怀与爱的极度渴求反而让他看不清周遭,花天酒地的生活,狐朋狗友对乐队成员的挑拨,让皇后乐队在八十年代中期分崩离析。此时,死亡的阴影已悄悄笼罩墨丘利——死亡面前,纸迷金醉的生活忽然被揭开了画皮,血和泪让人从大梦中醒来。

影片为人诟病的一点,是关于墨丘利的成长略显蜻蜓点水。但传记电影本身是两难之事,《波西米亚狂想曲》采用了一种没有太多侵入性的叙述。影片本身的艺术性偏弱,但它巧妙借用墨丘利及乐队的艺术性、感染力,直截了当让主人公走到台前,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奇以这种形式,重活一遍——即只如此,已足够动人。

舞台是墨丘利重生的地方。1985年“天下一家”全球演唱会,墨丘利重聚乐队,再次唱起《波西米亚狂想曲》。此时的他仿佛以身叩命,用命运彻底填进了每句歌词。自问天问中,癫狂的气质喷薄而出。他有些音也已开始唱破,声的撕边如魂的裂痕,出现更强的穿透力。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在那样的瞬间,他就是音乐本身。影片对这前无古人的20分钟进行了一比一还原,当已知结局的人们重新观看,天地为之久低昂。

时光百炼成金,在时光里缔结的一切,又让人们在时光里久久凝视。这部酝酿了十年之久的影片,最大价值即是让逝去的瞬间回来。它本身也许不够好,但足够让音乐的滚烫、才华的慨叹、生命的警示,以狂潮席卷而来。你听到的,即是影片想说的。

新闻推荐

归国文物西周青铜“虎鎣”亮相国博

据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记者余俊杰)29日,“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流失海外百余年的西周青铜“虎鎣”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