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书结缘 因书美好
整理以往的读书笔记,发现有两本书所写的故事都和书籍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本是海莲·汉芙的《查令十字街84号》,因为买书,通过写信,居住在纽约的她“认识”了远在伦敦的书商弗兰克,虽然二十多年来,他们没有见过面,但是因为对书籍的挚爱,他们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成为彼此一生一世的知心朋友;另一本是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岛上书店》,书店老板一团糟的生活,从认识出版社女业务员阿米莉娅·洛曼开始,渐渐发生变化……这样的两本书,不但让我们看到书的魅力,更让我们感受到因书结缘的美好与温暖可人。如果你觉得生活了无生趣,如果你觉得人生陷入僵局,不妨阅读这两本书。
《查令十字街84号》
(美)海莲·汉芙 著
陈建铭 译
译林出版社
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耳提面命的感觉。
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
每年一到春天,我就会“大清仓”,把一些我再也不会重读的书全丢掉,就像我也会把再也不穿的衣服扔了同样道理。倒是旁人都很惊讶,依我看,他们爱惜书本的方式才奇怪呢。他们买一堆新出版的畅销书,囫囵吞枣似的看完,我常想:他们也未免读得太潦草了吧。然后呢,因为他们从不重读那些书,不到一年,书里头的内容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不过,当他们看见我一箱一箱地把书往外扔时,却又露出一副“这怎么得了!”的表情。要是照着他们的做法:买了一本书,好——读过了,好——上架,好——没事了,一辈子也不会再去碰它第二回,可是呢,“丢掉?万万使不得呀!”为什么使不得?我个人坚信:一本不好的书——哪怕它只是不够好,弃之毫不足惜!
这世界最最神奇的,能够抗衡时间的,还是书籍,人会死,店会转换,路会消失,但是那些年被人们记下的,写出来的一切,不被时间支配。
云中谁寄锦书来相知何必曾相见
书信曾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的最重要途径。海莲·汉芙的《查令十字街84号》,就从她寄出的一封非常普通的购书信函开始。话说,三十多岁的海莲独居在美国纽约,是一位自称对“书籍有着‘古老’胃口的穷作家”,某天偶然看见了一则来自英国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销售旧书广告。于是,海莲便满怀期望地寄去一封信,上面列出很多她想读却买不到的旧书。过了一段时间,在英国收到信的书店经理弗兰克便以店员身份回信,并附上了海莲需要的书。
然后,海莲继续写信,也继续收到回信……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查令十字街84号》。
海莲率真、善良,通信之初,她知道战后的英国经济衰落,她用为数不多的稿酬给弗兰克及其书店工作人员寄去火腿、鸡蛋等物资,她的慷慨大度,让书店的工作人员都把她视为亲人,纷纷与她通信、聊天;弗兰克的报答方式则是兢兢业业为海莲提供难以寻觅的旧书……
海莲与弗兰克始终未曾谋面,虽然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莫逆于心,直到弗兰克先生去世……本书由作者海莲和书店经理弗兰克,以及其家人、书店员工的通信集组成,无论是平淡生活中的买书论书,还是信中所蕴藏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带来温暖和信任。
以书为名,远隔重洋,绵延二十年未曾谋面的书信交流,他们工作生活无所不谈,信来信往中,渗透了书香与人情的温暖,穿插了那个遥远年代纽约伦敦的社会变迁。书信的往来代表着一份期盼,等待的过程会将情感延长,可以说,正是一本本书籍和一封封信件搭起了海莲与弗兰克之间美好的“鹊桥”,因为这座桥,他们成就了人间最幸福的别样“鹊桥仙”。虽然,直到弗兰克去世,海莲也没能去到伦敦,不曾见到弗兰克,可是,谁又能说他们彼此是陌生人?谁又能认为他们一直相隔千里?
阅读那些沉淀了岁月的书信,我们甚至一直感觉不到岁月留在海莲身上的斑驳与沧桑,字里行间,她一直是那么年轻,有活力,仿佛书籍与书信,过滤了时间,唯留下那份因书而起的情意绵绵……
英国是海莲·汉芙魂牵梦萦的地方,从一九五零年开始,她就计划前往,但都搁浅了。她在给赴伦敦旅行的朋友的信中写道:“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经不在人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人生难得一知己,许多人遗憾海莲和弗兰克的不曾相见,其实,不曾相见,却丝毫不代表他们不幸福。在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有一个懂自己的人,想想都是美好。
在寂寞的夜晚,在温暖的灯下,有一封盼望已久的书信相伴,那夜该多么有诗意,信,可以一读再读,信可以一写再写,这一读与一写,该是何等甜蜜、深情……
张爱玲说:千千万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千万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
《查令十字街84号》告诉我们,有一种遇见,叫云中谁寄锦书来,相知何必曾相见。
蒋方舟说:“友谊不是天天呆在一起,友谊的最高境界是守护彼此的孤独。”
《查令十字街84号》告诉我们,以书为媒,以“信”相见,也可以美好到感天动地。
海莲·汉芙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五日出生,一九九七年四月九日去世。终身未嫁。店关了,人都去了,但是,查令十字街84号,却永远成为爱书人的朝圣地,他们共同写就的《查令十字街84号》也永远成为爱书人的“圣经”。
《岛上书店》
(美)加布瑞埃拉·泽文 著
孙仲旭 李玉瑶 译
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我的生活在这些书里,他想告诉她,读这些书吧,了解我的心。
关于政治、上帝和爱,人们都讲些无聊的谎话。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
有时书本也要到适当的时候才会引起我们共鸣。
我全心全意地爱着小岛书店。我不相信有上帝,我没有宗教信仰,但这家书店对我来说,是最接近我这辈子所知道的教堂的地方。
记住,玛雅: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反之亦然。书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玛雅知道她的妈妈把她留在小岛书店,但是也许每个小孩在某个岁数都会遇到这种事。有些孩子被留在鞋店,有些被留在玩具店,还有些被留在三明治店。你的整个人生都取决于你被留在什么店里。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A.J.费克里,人到中年,在一座小岛上经营一家书店。这个书店原本是他的妻子执意要买下来的,他为此放弃学业,和她一起来到小岛。生活原本很好,妻子很喜欢也很适合经营书店,他原本什么都不需要操心,他原本都很如意,可是,命运忽然就改变了一切。爱妻去世、书店危机,就连唯一值钱的一本古书也遭窃了。A.J.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内心沦为荒岛。
就在这个时候,A.J.同时遇到两件让他万念俱灰的事情。第一,他拥有的唯一值钱的东西,一本价值几十万美金的珍本书,被窃了。第二,有人在他店里留下了一个不到两岁、叫玛雅的小女孩,原因是,孩子的母亲希望她的孩子在书店里长大。
A.J.一再声称自己肯定不会赡养这孩子,却又舍不得把这孩子交给一个可能对她不好的人家。考虑过后,他决定亲自收养这个孩子,就这样,原本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如今却不得已要学会怎么照顾小孩。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无比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玛雅一点点融化了A.J.如荒岛般的内心,他变得温和好相处起来,对女儿的爱一点点扩张了他的人生版图,玛雅成为了连接他和小姨子伊斯梅、警长兰比亚斯、出版社业务员阿米莉娅、小镇上的居民之间的纽带,将他的生命与许许多多其他的人串联起来。玛雅彻底扭转了他的人生。他不再只是个沉浸于自己阅读世界的书呆子,他成为一个愿意与人分享好书,分享阅读感受的小岛书店老板。善意与慈爱,开始让这个书店与小岛上的所有人发生连接,原本,这些都是由他的妻子来做的,现在,他也笨拙地开始了这些……
一次玛雅发烧,让陪伴的A.J.以将功补过的心情拿起了原本一眼就否定了的《迟暮花开》。书中写道——
早上五点,A.J.合上书,轻轻拍了它一下。
玛雅醒了,感觉好了些。“你为什么在哭?”
“我在看书。”A.J.说。
这就是书的力量,从来固执、给人感觉像石头一样坚硬的A.J.,因为阅读而柔软,绽放出属于他的明媚……
也因为这份柔软与明媚,有了和出版社女业务员阿米莉娅的故事,让他终于走出了妻子去世的阴影,找到了心爱的人。
这本书讲的是书的故事,岛上书店、书店老板、出版社业务员、写书的作者、失窃的书,还有许多的书贯穿全书;这本书讲了阅读的故事,书中每个章节的题记是主人公的读书笔记,还有许多与读书相关的片段,一段段关于阅读品味的谈话;这本书更讲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沟通,讲了爱如何改变人的故事,两个爱书的人因为阅读品味一致而情投意合,相互爱恋,克服重重困难在一起……
有书的地方,是温暖的;读书的人,不会孤单。
小玛雅说:她喜欢楼下,因为楼下是书店,而书店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玛雅的母亲玛丽安希望孩子在有书的地方成长,她认为,爱书的孩子总不会变坏。这是玛雅的妈妈留给她最大的精神财富。
阿米莉娅说:“听着,我不想让你以为我跟他分手是因为你,因为不是。我跟他分手,是因为跟你的谈话,让我想起跟一个人心意相通、分享激情有多重要。”
书的结尾,兰比亚斯放弃了退休后和妻子去佛罗里达享受天伦之乐的安逸生活,选择了接手陷入困境的岛上书店,因为“没有书店的小镇算不上个小镇”。又一位出版社业务员将拜访岛上书店,他叫雅各布,二十七岁,他爱读书,一直爱读书,他相信书本挽救了他的生活……
如果你在路上遇见书店,不管是不是打算买书,都请走进书店,看看那些温暖人心的书,问候一下那些书籍的守护者,因为没有书、没有书店,我们的城市也算不上城市,我们都应该知道,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晨报记者 李春
新闻推荐
我和大多数的父亲一样,与儿子的交流向来不是很多。似乎其间总有一种天生俱来的背离与排斥。这也迎合了生命成长的理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