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秋风秋雨防秋愁 情绪疲软需谨慎 专家:可从饮食、作息、情绪调整等方面着手化解

市场星报 2017-11-05 20:53 大字

[摘要]专家:可从饮食、作息、情绪调整等方面着手化解

夏季高温,人们容易出现脾气暴躁、发火等“情绪中暑”状况。秋天一到,随着天气渐渐凉快,人也从过激情绪中调整过来,这时就容易因身体能量消耗过多,而出现疲软、困乏等状况,严重者会影响正常生活。如何摆脱这种“情绪疲软”的状态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金妹建议,市民可从饮食、作息、情绪调整等多方面着手,“抵抗”疲软的情绪。  ▋记者 马冰璐

上班族遭遇“情绪疲软”

一阵秋风起,落叶四处飘,每每此时,“上班族”小吴的情绪便开始低落起来,“最近,我总是提不起精神来,工作的时候,也无法集中注意力,还经常出错。”他说,为此自己已经被领导批评了好几次。

“而且我最近总觉得没睡好。”小吴说,每天早上醒来,总觉得睡眠不足,精神不济,心情也不好,经常感到失落,“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专家支招“抵抗”疲软的情绪

针对小吴的困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金妹表示,类似的“情绪疲软”的情况非常普遍,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临草枯叶落的秋天,心中常有凄凉、苦闷、垂暮之感,易诱发消沉心理。

对此,周金妹建议,市民最好能保持充足睡眠,要早睡早起,尽量争取在晚上10点前入睡;中午适当“充充电”,小睡10到30分钟也利于化解困顿情绪。在饮食上,最好吃清淡些,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加深困倦;要多吃水果、多喝水,最好是喝绿茶,提神效果远比咖啡好。

“这种困乏状态和人体缺氧也有关,因此,可在室内放些绿色植物,如吊兰、橡皮树、文竹等植物,能释放氧气,调节室内空气。”周金妹说,具体来说,市民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抵抗”疲软的情绪。

1、学会肌肉放松法

打哈欠、伸懒腰、深呼吸等都是人体自动的放松机制。

肌肉放松法很简单:从头部开始,眼睛用力闭,然后放松;牙齿用力咬合,再放松;拳头握紧后放松;依次类推到全身各部位,都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放松效果。

2、吃“好心情”食物

推荐食用莲藕、莲子、小麦、甘草、红枣、龙眼等具有养心安神作用的食物。

此外,香蕉富含一种称为“好心情”的复合胺,是解除秋季“情绪疲软”的良药。

南瓜籽或葵花籽富含钾、镁以及铁等元素。鱼类、蛋类、豆制品、核桃仁、牛奶等具有健脑活血的作用,都可以有效改善心情。

3、保持善良、宽容的心态

心存善良的人,会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

拥有宽容的心态,能让神经处于放松状态,而过于苛求的人,往往由于紧张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

4、多做户外活动

到户外去,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帮助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对神经系统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并消除烦人的秋愁。

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很多事情让我们心碎,但是当我们的情绪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很有可能会“心碎”致死。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压力过大或情绪激烈变化,如失去亲人等,会使人“心碎”而死。

研究人员对10名患有心脏疾病的人进行研究后发现,大脑中负责学习、记忆和控制情绪的部分会影响心肌变化,使心脏病人的心肌更加脆弱。当人们压力过大时,大脑的上述“高级区域”就会处于恶性循环状态,容易导致心脏跳动异常。压力还会导致心搏停止,增加意外死亡的几率。

研究发现,情绪变化还会影响大脑的“简单区域”。当人感到心情不愉快时,脑细胞会向心脏组织发出讯号,导致心脏因承受压力而出现病症。

延伸阅读:

情绪不好谨防“心碎”而死

新闻推荐

福布斯最具影响力女性排名默克尔连续7年居榜首

据新华社11月3日电(记者袁帅任珂)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2日发布2017年度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排行榜,德国总理默克尔连续第七次名列榜首。这也是她第12次入选这一榜单。福布斯网站评价默克尔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