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葡萄”的学问 谈把握文章主题的“切入点

铜川日报 2019-10-25 07:09 大字

王秋芳

生活中,拎起一串葡萄,是一件极其轻松容易的事情。一串葡萄,只要找到并抓住最粗的那个葡萄梗,轻轻一提,一串葡萄便拎起来了。但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在自己的课堂上,有时要想教学生拎起一串葡萄却大有学问。

一篇文章不必说它的章法结构,也不必说它的语言风格,单说表现的主题就各有特点。那么,怎样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呢?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要想把握文章主题,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把握文章主题的“切入点”,正如东汉哲学家桓谭所说的“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提网如果提起大绳子,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它就像人们拎起一串葡萄时那个最粗的梗。一旦找到它,学生思维的闸门便被打开,学习兴趣便大大提高,只要找到它,再难的文章也迎刃而解。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这个“切入点”,这个最粗的“梗”呢?

关注“文章标题”

标题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是全文的“文眼”,关注标题,学生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对主题的理解会豁然开朗。我在教学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时,把标题作为学习的切入点。“大家见过金色花吗?”我问。待学生回答它是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后,又设疑:“那作者要借金色花写什么呢?”便有学生找到文中的句子“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原来金色花是“我——一个孩子”的变身。趁学生兴致正高,我再设疑:“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花呢?”“世人总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赞美孩子的纯洁、可爱。”有孩子这样回答。“变成孩子后,想要做什么?”学生又答道:“和妈妈捉迷藏。”在三次捉迷藏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沐浴在母爱中孩子的活泼调皮、机灵可爱,同时又感受到母亲的贤淑温良、对孩子的温柔怜爱。这样以标题为切入点,层层设疑,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快理解了散文诗表现的“母爱”的主题。

抓住“关键之句”

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所以自然不能放过那些点明主题的关键词句,这些词句就是我们理解主题的最好切入点。抓住这个点,透过文字表面,深入剖析,实现学生认识由浅入深的转化。

《散步》是作家莫怀戚写于1985年的一篇散文,叙写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散步时发生分歧的生活小事,充满诗意,理解难度不大,内涵的可阐释性却很强。教授本课时,我让学生揣摩、品味关键句,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和情味,文末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通过品析,学生理解了中年人担负着扶老携幼的责任,明白了本文表现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

找寻“表意之词”

教学中,发现对有些文章主题的理解、把握往往在于找寻一个恰当的词,对这个词准确把握,会使主题越来越明朗。我教授鲁迅先生的《故乡》时,让学生快速默读小说,初知大意后,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回故乡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很自然找到“变”字,以“变”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围绕“变”字,我会引导:当“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时,发现什么都变了?学生不难找到:景变了,人变了,情变了,故乡早已物是人非,儿时的小英雄如今已成木偶人了,豆腐西施杨二嫂已变成“圆规”了,“我”的心也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是什么让故乡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学生们异口同声,随后学生结合背景资料,了解到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对农村带来的巨大伤痛,理解了故乡变化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把握了小说深刻的思想性。

当然,文章千千万,章法各不同,对主题的理解,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样,都要深挖教材,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只有找到这个点,才能拎起主题这串葡萄。

(作者系柳公权中学教师)

新闻推荐

“人工智能”再次纳入北京香山论坛议题

备受关注的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于10月21日上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维护国际秩序,共筑亚太和平”,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