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丽沉婉 含蕴深深

西安晚报 2018-12-29 05:12 大字

◎吕同六

格拉齐娅·黛莱达,是一位富于艺术魅力的女作家。

在20世纪上半叶灿烂辉煌的意大利文学星座中,黛莱达是一颗散发着奇特光彩的星星。黛莱达的故乡是撒丁岛。自古以来,撒丁就是一个偏僻、闭塞、穷困和落后的海岛。学者们在描绘意大利文学地图时,似乎常常忽略了撒丁岛这块贫瘠、荒漠的土地。然而,黛莱达这个在撒丁岛土生土长的女子,却从这里走向意大利,走向世界,以她多姿多彩、独具风韵的创作,丰富了意大利和世界文学的宝库。

1871年9月27日,格拉齐娅·黛莱达出生于撒丁岛的努奥罗城。她的祖父以制作圣徒像为生。父亲是自食其力的农庄主,他膝下有六个孩子,黛莱达排行第四。父亲曾用撒丁方言写过一些诗篇,他生平慷慨豪爽,时常接待因出差或参加宗教活动来到努奥罗的亲朋好友,留他们在家里小住。因此,格拉齐娅从小便广泛接触到三教九流的过客,他们在作家日后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身上留下了自己的面影。

格拉齐娅·黛莱达只在小学念了四年书,便被迫辍学在家,因为按照撒丁岛的封建礼教和古老习俗,不允许女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她眼睁睁地看着兄弟桑图斯享受特权,进入高等学府读书。她为此羡慕不已,后来在自传体小说《柯西玛》中不胜感慨地回顾了这段伤心的往事。

格拉齐娅身处与世隔绝的海岛,但她怀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好在她的父亲尤其是当神甫的叔叔藏书相当丰富,于是她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和文艺作品。父亲又请了一位中学教员,给她讲授意大利语。这位教员常常出些题目让她作文。聪慧过人的格拉齐娅写的一些作文如此出色,以至于老师鼓动她送给刊物去发表。当时她年方十三岁,压根儿不懂得怎样投稿。凑巧她手头有一份杂志,便按照上面标明的地址,寄去了一则速写,竟然很快就登了出来。黛莱达便这样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此,黛莱达更加勤学苦读,既习作写诗,又试写小说。几载寒窗,终于收获了第一批硕果。1888年,黛莱达17岁,她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在山上》发表于罗马的《儿童的天堂》周刊。她同时为多家刊物撰稿。1888年,她又在罗马的《新潮》杂志刊出短篇小说《撒丁人的血》。随后,她又闯入中长篇小说领域,在报章上以连载形式发表《秋天的故事》《东方的星辰》《撒丁岛的精华》等等。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引起文学界的注意。

长篇小说《邪恶之路》(1896)的问世,使黛莱达声名大噪,标志着她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以爱情与道德、罪与罚的冲突为切入点,展示了撒丁岛古老的文明和宗法制下的乡村生活,以柔婉清逸的笔致去叩动读者的心弦。

1899年10月,黛莱达前往撒丁岛首府卡利亚里旅游,在朋友家中小住。在那里,她结识了在财政部任职,从罗马出差到卡利亚里的帕尔米罗·莫德桑尼。两人一见如故,互相倾慕,翌年1月便结为伉俪。三个月后,黛莱达便随丈夫迁往罗马,在那儿定居,直到去世。

从穷乡僻壤的撒丁岛来到意大利政治、文化的中心罗马,在黛莱达面前不啻展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她广泛交游文艺界人士,了解意大利和欧洲文学发展的态势,从而得以从新的文化高度,以开阔的视野,审视和表现撒丁岛的历史和现状、社会和文化。

黛莱达一生勤奋笔耕,同时,为了抚育儿女,操持家务,她又不辞劳瘁,克尽厥职。她曾解嘲地自称是“一个沉默寡言而又喜欢舞文弄墨的家庭妇女”。在五十余年的文学生涯中,她总共写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集五十余部,真可谓著作等身。她在诗歌、戏剧领域也显示了难能可贵的才华,还翻译了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她的声音越出了撒丁岛和意大利半岛,赢得了各国读者的欢迎。1926年,黛莱达因“那为理想所鼓舞的著作以明晰的造型手法描绘海岛故乡的生活,并以深刻而同情的态度处理了一般的人类问题”,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6年8月15日,黛莱达在痛苦地病卧了一年之后,逝世于罗马。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自传体小说《柯西玛》。

《邪恶之路》是一部写爱情与道德冲突的小说。作品的情节是在一个世代务农但渴求进入资产者圈子的家庭里展开的。她,玛丽亚,是主人;他,彼特罗,是长工、仆人。他们彼此相爱了。但是,社会地位的差异,使得男女主人公之间有一条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一种阴暗的、悔恨的感觉,开始折磨他们,把他们痛楚地分开,特别是玛丽亚,她的狂热情感不时被一种救赎罪过的痛楚意识所压抑。爱的情感与罪孽感之间的冲突戏剧化了。

在《邪恶之路》中,爱情题材的描绘包蕴着无比丰富、复杂的情感,愈来愈着重展示爱情引发的戏剧性纠葛,展示罪与悔罪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在内心世界激起的剧烈冲突。作品的伦理性愈来愈鲜明、突出,心理探索愈来愈显露出犀利的锋芒。作家同时又摒弃自然主义的手法,回避直接描写报复的场面。这一切,都是作家思想上、艺术上成熟和自信的标志。

《邪恶之路》仍然流露出浪漫主义的情调,例如,作家不时用纤细婉约的文笔描绘悲痛、失望、苦恋、梦幻等。读者在小说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撒丁岛民间传统的魅力。这构成了黛莱达小说抒情氛围浓郁的特色。她对原始的民间迷信的出色描写,展示出了这种迷信具有的神秘的根源,它孕育了撒丁人那种严酷的性格特征。

但是从整体上看,小说的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对人物心态,对现实环境,对自然世界,黛莱达所作的种种描画,已消除了早年创作中的奇异的、浪漫主义的情调。《邪恶之路》这部小说既打上了真实主义的印记,又体现了黛莱达独具一格的抒情心理小说的风韵。意大利权威的文学史家莫米利亚诺教授对黛莱达的艺术成就作了精辟的总结。他把黛莱达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提并论,认为她是“勾画苦难的精神历程的伟大诗人”。

《邪恶之路》,[意]格拉齐娅·黛莱达/著,黄文捷/译,漓江出版社2018年版

新闻推荐

3D打印“钢琴手”奏出华美乐章

弹奏钢琴的未必是优雅的钢琴师,也可能是冰冷的机械手。日前,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团队通过3D打印技术仿真人体手部结构,制造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