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英年早逝带来的疑惑
《1791,莫扎特的最后一年》封面。
■前言
莫扎特作为西方音乐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天才型艺术家,他短暂的35岁生命充满戏剧性。在他去世后,关于其死亡真相的各种流言纷纷扰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791,莫扎特的最后一年》一书由美国作家H.C.罗宾斯·兰登所著,试图揭开莫扎特之死的历史迷雾。本报选刊其中章节,以飨读者。
1791年12月5日,有一位神一般的少年,收到上帝感召,离开人间。而他的《安魂曲》也停止在这一天。
这个神一般的少年就是莫扎特,而他离开人世的年岁正是最好的时光35岁。传奇总是会留下许多谜题等待后世去猜测和臆想,而他的死因,也就再自然不过的成为了话题。在电影《莫扎特传》的结尾中,莫扎特因为被黑衣的男子所逼迫,必须在十天内写完《安魂曲》,于是莫扎特从早到晚一直创作这首曲子,他认为是死神来找他,心里恐惧,在写完安魂曲的后一天,因过度劳累而死。再后来,有人认证,那个黑衣男子是一个欧洲贵族,想把莫扎特的曲子当做自己的来发表。
在莫扎特死后,曾有传言指出莫扎特是死于他杀。而大家都将矛头指向了当时最有势力的音乐家,担任维也纳宫廷乐长的萨列里。萨列里在当时在音乐界的名望不亚于莫扎特,同时在歌剧界也与莫扎特分庭抗礼,与莫扎特一直是竞争对手。
最后的作品———《安魂曲》
1791年7月莫扎特完成了《魔笛》的主体部分。在莫扎特的第一个传记作者涅梅切克作于1798年的年表里,康斯坦策讲述了一个非比寻常的故事。故事关于一个请莫扎特创作一部安魂弥撒曲的神秘邀约。(下面的文本由尼森,即康斯坦策的第二任丈夫记录,大部分照实录下,所以我们可以假定这是经过批准的“官方”记录。)
在利奥波德皇帝加冕之前,甚至在莫扎特收到命令让他前往布拉格之前,一个不认识的信使送来一封没有签名的信。信中满是溢美之词,并询问他是否愿意创作一部安魂弥撒曲,如果可以的话,需要多少报酬、多少时间。
莫扎特向来是把他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与妻子分享的,他也告诉妻子这个令人难忘的邀请,并且对于创作这部作品非常感兴趣。这类层次更高的宗教音乐总能更多展示他的才华。康斯坦策也鼓励他接受这个邀请。所以他就回复这位匿名客人,他同意以某一个价格的报酬创作一部安魂曲,但他无法确定需要花多少时间,反之,他希望了解这部作品完成后会在哪里演出。
没过多久,同一位信使又出现了,他不仅按照莫扎特的开价带来了现金,还提出既然莫扎特的开价十分合理,他会在作品完稿后再收到同样金额的一笔报酬。而且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与情绪来创作,但他不必花时间调查谁委约了这部作品,因为这必然徒劳无功。
与此同时,他也收到了一个同样充满赞美而且条件优厚的邀请,请他为利奥波德皇帝在布拉格的加冕礼创作一部正歌剧。莫扎特热爱波希米亚人民,所以他无法拒绝去布拉格为他们演出自己作品的机会。
在同一年(1798年),弗雷德里希·罗西里茨在康斯坦策去德意志地区巡演时与她见了面,然后他出版了莫扎特的轶事集,其中大部分———虽然不是全部———源自康斯坦策提供的内容。因为一部分罗西里茨的轶事被或多或少地抄录进了尼森的传记,它们的真实性应该是一致的。但针对《安魂曲》这个故事,罗西里茨的版本更长,而且与涅梅切克清晰的时间线对比,产生了很多问题。
在这个版本中,这个创作邀请是在利奥波德皇帝前往布拉格之前(大约在7月),而且莫扎特立刻开始创作这部《安魂曲》,全情投入直到自己体力不济。但文中提到了康斯坦策,她还带莫扎特乘马车出门。康斯坦策那一年整个6月都在巴登,直到7月中旬才回来。而根据莫扎特的作品清单,7月中旬时《魔笛》已经基本完成,只缺序曲和牧师进行曲。我们也应该看到7月中旬时莫扎特收到了《狄托的仁慈》的委约,虽然部分演唱者尚未确定。对莫扎特来说,他没有时间来写这部安魂曲。
罗西里茨记录中的时间线是有误的,关于《安魂曲》的几件不同事项被混淆起来了。在我选择的此事的第一手资料中,很清晰地表明那位陌生人是在“加冕礼之前不久”出现的。在尼森撰写的传记中使用的是涅梅切克的版本(1798年),应该更接近事实(以康斯坦策的回忆为准)。
莫扎特之死的传说与推理
莫扎特的突然离世,立刻引发了对其死因的各种猜测,很快,关于毒药的流言就纷纷传开。最早可以追溯到1791年的12月31日,当天柏林的一份报纸上就报道了:莫扎特———去世了。他离开布拉格时已经身体虚弱,据报他患上了浮肿病,之后他在维也纳去世了。因为他的遗体肿胀不堪,人们甚至认为他是被毒死的……
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莫扎特的儿子卡尔·托马斯发现他父亲的遗体不正常的肿胀,甚至可以说可疑。虽然他只是模糊地提到了毒药的可能性,但随着时间流逝,毒药的流言被人遗忘了。康斯坦策看来从未支持过这个想法,虽然她曾经说莫扎特自己是相信这点的(例如在她与诺维洛夫妇的对谈中)。然后到了19世纪20年代,一个富于戏剧性的事件重新渲染了这个毒药阴谋,让其再次被世人所关注,而且很多年后,它成为了彼得·谢弗的经典剧作《莫扎特传》的素材基础,在这部剧中主角不再是莫扎特,而是萨列里。
当莫扎特在1781年搬到维也纳时,萨列里已经是宫廷乐正,而且不像还需要在维也纳拓展歌剧事业的莫扎特,萨列里当时已经成为宫廷的知名宠儿(尤其受到约瑟夫二世皇帝喜爱)———因此也深受以贵族为主的歌剧院观众支持。1784年上演的法语歌剧《达那伊得斯姐妹》一开始是由格鲁克和作为学生的萨列里共同创作,但后来由萨列里主创,在巴黎引起了轰动。这部歌剧在1985年被重新搬上舞台,也获得了成功。
《达那伊得斯姐妹》可以说是萨列里的巅峰之作,但他平素的创作水准可谓平庸,当然无法与莫扎特相比。仅仅一代人过后,萨列里就已经湮没无名,但在1781—1791年这十年里,萨列里和他的作品占据了维也纳歌剧舞台的重要部分。最值得探究的是,尽管萨列里在事业上非常成功,但他对莫扎特极度的妒意也是确实存在的,在当时就有很多资料可供佐证。在“莫扎特的最后一年”这部悲剧中,萨列里必然不是主角,但这个意大利人在莫扎特的最后十年里一直是其身边的一根毒刺,而他无穷无尽的阴谋诡计使得莫扎特的歌剧事业一直遭到不必要的悲惨待遇。
在1823年10月,贝多芬的学生伊格纳兹·莫谢雷斯在维也纳想要探访晚年的萨列里,当时他已经被转送到市外阿尔斯河城郊的总医院。萨列里当时不仅年迈,而且病重,因此莫谢雷斯必须取得官方和萨列里未婚的女儿的许可,才能去见他。
这样的重逢令人悲哀。他的外貌令我震惊,也只能以几不成句的语言讲述他行将就木的现实。但在最后他说:“虽然我命不久矣,但我以我的名誉作保,那些荒唐的流言并不真实。你知道我被指控毒死了莫扎特,但不是这样,这只是恶意,纯粹的恶意。亲爱的莫谢雷斯,告诉外面的世界,马上就要死去的老萨列里,这么告诉你。”
此后不久,1823年11月,萨列里自杀未遂。贝多芬通过朋友为他在交谈册里面写下的信息来跟踪这一事件,贝多芬的书记助理辛德勒有如下的记录:
萨列里又处于糟糕的境地了,他已经差不多完了。他开始妄想他给了莫扎特毒药,要为莫扎特的死负责任。这是真的———因为他想要为此忏悔……
甚至在萨列里死后,贝多芬的侄子卡尔写道,“他们仍然言之凿凿地说萨列里是谋害莫扎特的凶手。”
海顿的意大利传记作者朱塞佩·卡潘尼是萨列里的热忱辩护者,1824年9月,他在一份意大利期刊上刊登了一封长信,其中包括:莫扎特被人下毒了?是真的吗?有何证据?不必问,没有证据,而且也不可能找到任何证据。因为莫扎特染上的是一种传染性的风湿热,不仅夺去了他的生命,也害死了那段日子所有染上这种病的人。克罗赛特和萨拉巴这两位最有名的医药教授的努力和经验都于事无补,孩子的泪水、妻子的祈祷与整个维也纳城对他们深爱的大师的希望也没有效用。
卡潘尼有幸找到了宫廷议员爱德华·文森特·古登纳·冯·洛布斯,他作为医生曾经在莫扎特病重去世时协助咨询。卡潘尼从他那里获得了一封信,信中否认了任何中毒的迹象。
(摘自《1791,莫扎特的最后一年》)
新闻推荐
据欧联网援引意大利欧联通讯社报道,日前,一名56岁的高龄产妇,在意大利威尼斯梅斯特市一家医院顺利产下一名健康女婴。该高龄孕妇刷新了意大利女性自然受孕,并顺利产下健康婴儿的历史纪录。据报道,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