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赢得了极好口碑。
□ 李雨心
“‘我们永存’,书籍说,即使书页被撕扯,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对于不少爱好文学的朋友来说,当看到以上的词句浮现时,脑海中会想到美籍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的短诗《但是还有书籍》。不过当下,人们说起《但是还有书籍》时,也许谈论更多的,是一部讲述了形形色色的写书人、做书人、爱书人、读书人故事的同名纪录片。
近日,《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在B站上线播出。同首季一样,该系列纪录片仍保留了每集30分钟左右的篇幅长度,且不过6集的总集数。但更为重要的是,该纪录片似乎正在打破所谓的“续集魔咒”。截至当下,第二季在某书影音评分网站的分数,达到了9.5的高分,高于第一季的9.1分。要知道,在现在的影视市场中,第二部的评分口碑高于首部作品的确实比较罕见,更别说两季都保持在9分以上。
一部以书籍为主题,以阅读为故事的纪录片,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因为无论怎么看,过于冷门的题材和小众的切口,加上阅读碎片化的时代潮流袭来,都让这部纪录片成为了一部“不太合时宜”的作品。但出乎人意料的是,该片在开播后获得了不少年轻人的共鸣,更拿下了“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的最佳电视纪录片奖,收获了来自业界与观众的双重认可。
要将一个“冷门”的题材拍好,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阅读的概念抽象,不少人提起阅读,总将其赋予极为高深的意义和厚重的观念,让观众“望而却步”。《但是还有书籍》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其在“举重若轻”之间,道出了阅读的魅力与书籍的美妙。
不遗余力挖掘新人且“不择手段”推荐作品的秃头编辑朱岳,编完一本书换一副眼镜;“开 一辆书车行走中国”的80后夫妻;从业五十五年,见证中国书籍设计变革与发展的宁成春……在这部纪录片中,虽有不少在书籍领域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但没有去讲述名家作者的创作历程,去解析经典名著的背后故事,或是还原珍贵古籍善本的修复过程。片中选择的人物,更多是那些对书籍怀抱热忱的编者、创作者、爱书人,是无数渺小而鲜活的“小人物”。他们关于书籍的日常,或枯燥或重复,或有趣或跳脱,而共同的是对于书籍的热爱和执着。
该纪录片第二季中,仍延续了这样的人物选择。譬如回到草原上建立了第一所公益图书馆的95后久美,为家乡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广阔的窗口;国家图书馆一名普通馆员顾晓军,在书籍中自学了法语、意大利语、古希腊语等十几种语言……片中选择了更为新鲜有趣的视角,和不同类型的人物故事,让观众对于书籍的认知,不再局限于作者、编者与读者,而拥有了更为丰富的理解层次。
在快时代之下,阅读的空间、时间被不断挤占乃至变得狭隘。而《但是还有书籍》的诞生,似乎是对“人们为什么要阅读”的一种强有力的回答与探讨。正如这部纪录片片名的灵感来源,短诗《但是还有书籍》所言:“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2月6日电洪都拉斯总统希奥玛拉·卡斯特罗6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她当天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卡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