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留给未来的74份回答
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发布现场。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发布现场。受访学者名单
最初的构想里,“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只是一次出版建议收集尝试——业界需要了解学界发现了哪些闪光的作品,学界也希望出版界能够关注到他们发现的璞玉。于是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书评周刊集全编辑部之力,向与我们有联系的人文学者、创作者问出了如下三个问题:
您在2021年持续思考的问题;
您在2021年关注到哪部未引起足够关注或未引进出版的作品;
您期待看到怎样的中国原创。
最后我们获得的远远超越了“建议”的层次。随着新年的来临,编辑部共收回了74份回答,总字数逾5万字。情感与思辨密度兼具的文字织就一份呈现关联传统与现代、未来与当下的阅读思想图谱,他们以自身生活或研究为维度的阅读与追问,记录下了虽然蜿蜒动荡,但对真挚的爱、对重塑人与人的连接依然充满渴望的2021。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整理撰文/吕婉婷
变局中的世界
技术、灾变与疫情之后的关系伦理
2021年的记忆,在2020年乃至更早的时间里都有迹可循——“德尔塔”“奥密克戎”接踵而来,全球化的脚步在病毒的火力之下间歇性停滞,而不确定性的风险并没有因为系统的暂缓而降低。正如法学学者季卫东在我们的调查中所写到的:疫情给全球化带来了一次紧急刹车,世界似乎重回“小国寡民”的割据状态,网络成为连接我们彼此的重要方式。“技术虽然能够打破物理的藩篱,却也造成了多层多样的网络空间,容易形成群体极化以及因多元性而产生的群体间的相互无知。”在“不确定”社会中,这必然会导向更为复杂的认同障碍与沟通问题。
2020年引发热议的系统之惑在2021年仍然未解,技术乐观主义者开始转向下一个逐利的风口“元宇宙”。风潮迭代之下,是对透支的隐忧。新闻与传播研究者、书评人马凌看到我们的生活失去了节制,平台的快速发展模糊了界限,当下的我们缺乏一种新的幸福哲学。诗人胡桑看到技术对人内心的改造,并把这些思考写进了诗歌里:《截屏的人》《拉黑的人》《点赞的人》……当社会运转变成一种算法,当我们的行为成为数据的产物,当各大社交应用造成了我们日常联系中的“中断”,新技术乌托邦设想是否是另一种空想主义?
身处变局中的我们,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它的影响。临床心理学研究者徐凯文看到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难题,缺乏与他人真正的交流已经导致了不少青少年陷入抑郁。历史学者许纪霖也感受到了难以排解的孤独——现实中彼此信任、坦诚交流的真实空间遭到瓦解,人以孤独的身影跨入虚幻的“元宇宙”以求短暂的慰藉。人类群居的天性在呼唤新的关系组织模式和关系伦理打破当下的僵局。
变局激发我们思考更多本质命题,关于延续,关于意义,关于死亡,关于生命。有人从传统中追寻信仰,历史学者唐小兵希望看到在2021年过世思想者身上延续的中国人文传统能够得到赓续和发展;有人从文学中找到窗口,比较文学研究者王敬慧在加缪的《鼠疫》和菲利普·罗斯的《天谴》中看到人变动巨大不确定性存在的尊严与凝视死亡的意义。
归根结底,我们之所以感受到压抑,正是因为我们有所渴望。评论家程一身提到,疫情之下的抑郁来自于对美的冲动和爱的渴望:“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塑了我们的心态,而我依然对爱,对可能有回应的他人之心,充满了持续的需要与渴望。”
变局中的阅读
具有智识穿透力的纪实,蕴含巨大共情空间的文字
变局之下,阅读成为一种思考如何应对的方式。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2021年注意到的值得关注的作品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一本科幻小说《终止冲击》,来自“元宇宙”概念的提出者尼尔·斯蒂芬森。这部2021年刚出版的小说在福山看来建构了一幅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具有预测性的地缘政治图景。社会学学者兰德尔·柯林斯推荐了2019年出版问世的《崩坏的情景》,在他看来这本书在短视频和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年代里,是社会学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学者安妮·纳索尔通过研究抗议活动中的视觉表达,展现了遏制潜在暴力发生的可能性。也许是时候视变局为新的日常,共存的图景呼唤新的思维路径。
纵览回答,大量人文学者从专业出发推荐了具有经典价值或现实价值的作品。尝试概括是艰难的,我们不想用有限的单个词汇去抹除它们的存在内涵。但在整理中,我们感受到一个方向,那就是当有技巧的叙事与具有穿透力的分析结合,文本将获得极大的解释力和感染力。历史学者罗新推荐了青年学者吕晓宇的《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这本田野笔记真实记录了作者参与拉美政治选举的亲身经历,作者对世界与自我、学术与人生之间紧张关系的持续发问,“不仅会迫使自己反观过往、蕴结忧伤,还能激发力量,让我们可以平静面对现实和未来的一切不确定”。人类学学者范可推荐了《美国人的后世》,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香农·道迪用细腻温柔的笔触讲述了她从全美收集而来的关于丧葬的故事——新兴丧葬习俗反映了美国人正在重新思考人生、仪式和代际纽带。
2021年,以《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站上寻找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兼具分析性与纪实性的非虚构作品和以《置身事内》为代表的通识写作获得“破圈”热议,与调查回答中的推荐方向互相对应。这是世界变局的映射,我们迫切想要了解周遭到底发生了什么,简单的纪实已经无法满足阅读需求,因此是时候呼唤让智识介入写作,同时借助叙事与写作技巧,让论述型作品变得更有大众亲和力,业已成为很多研究者的自身追求。
其实在媒介形式日新月异的当下,文本仍然拥有无法替代的共情空间。文学作品体现得尤为明显。王敬慧推荐的《醒梦活海》是一本在去年被布克奖遗忘的作品,小说讲述的一个家庭的三种失去引发她巨大的共鸣。译者范晔在回答我们的问题时想到了一位在一百年前的圣诞夜,在巴黎结束自己生命的智利诗人TeresaWilmsMontt,她曾经被家人和丈夫当作精神病禁闭起来:
“我走了,去学习如何在别人的痛苦里忍受自己全部的痛。我走了,Anuarí,我发誓直到这一刻我还期待着复活。……我不在乎这世界和衡量我所作所为的平庸天平,像我这样爱过,活过也痛过的人并不多。”
范晔推荐她的诗文集——《没有说出的话》。
变局中的期待
衡量原创价值的尺度并非只有“填补空白”
什么才是值得推荐的中国原创?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长久以来我们似乎总在用是否“填补空白”来衡量原创的价值,但真实情况是正如法学家王人博所回答的:“知识的空白领地已寥寥无几”。缺乏“空白”并非挖掘原创的绊脚石,在变局之中,我们有太多没有完全开拓的面向。
思想史研究者孙歌在回答中提到我们的社会缺乏有质量的“形式感觉”,我们的文化太过于直奔主题,很难有效提供人生的丰富感受力。形式本身的意义还未得到足够的正视。培养有质量的“形式感觉”,某种程度上就是将人生的丰富感受与形式结合,以此为径,我们也可以培养有质量的“问题感觉”——挖掘多面向的问题,将具体的经验囊括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创的无限可能。
唐小兵期待深入历史脉络和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观照当下中国的著作;王敬慧期待会讲故事的作者,能写透中国的小人物艰辛努力的人生,激发人性向善的力量;孙歌期待在具体经验里讨论原理的作品,有理论想象力但不天马行空;王人博希望中国学术界能够在研究者与出版人共同努力之下,创造出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概念和理论范畴体系……
在2021年最后一个月,74位受访者游荡于阅读之中,写下了这些留给未来的回答。接下来,我们将会选编15位受访者的回复文字。问题或许最终都难有答案,追求解释的路程注定蜿蜒反复,但还有这样一群人与你一同期待着寻找认定的终点。
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调查参与记者编辑
宫子何安安李夏恩李永博刘亚光罗东申婵肖舒妍
徐悦东王青张进张婷
实习生何书舟杨紫晗
新闻推荐
去年底,阿联酋卫生和预防部批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二代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许可。它作为加强针接种,用于已接种两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