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留下的5组数字

新安晚报 2021-05-24 09:13 大字

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细读袁隆平留给我们的5组数字,这是他用一生追求“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对这一提问的最好回答。

1152.3公斤3000斤

袁隆平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水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18年,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实现百亩片平均亩产1152.3公斤,刷新了水稻大面积种植产量的世界纪录。2020年,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达到1530.76公斤,平均亩产突破3000斤,再创历史新高。

2.4亿亩60.9%

自从1974年培育出第一代秧苗,数十年间,袁隆平团队已经培育了数代“超级杂交水稻”,一般可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1990-2016年间,中国食物不足人口占比下降了60.9%,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杂交水稻技术的广泛使用,助力中国为世界消除饥饿的目标做出突出贡献。

14亿7000万人口

中国是人口大国,袁隆平一辈子致力于帮助14亿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据统计,从1976年到2018年,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85亿亩,增产稻谷8.5亿吨。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约7000万人口。

800万公顷2吨

袁隆平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另一个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约2吨。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

80多国14000多人

袁隆平既是杂交水稻之父,也是杂交水稻教育之父。多年来,他在培育出一代代种子的同时,也致力于培育一代代科研人才。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已经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据中纪委国家监委微信号

新闻推荐

巴勒斯坦警告以色列勿让局势再度升级

巴勒斯坦总统府发言人纳比勒·鲁代纳23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对东耶路撒冷谢赫杰拉地区的持续包围、与巴勒斯坦民众在阿克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