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典战例》

淮河晨刊 2021-03-12 09:19 大字

上期提要:由于政府军主力都集中在的黎波里和东部前线,因此暴动者仅用3天就拿下防守空虚的扎维耶城。随后,又有不少对卡扎菲不满的居民参加达尔布克的队伍。但要说明的是,由于投奔反对派的人员缺乏纪律性,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以至于外界对扎维耶反对派武装的人数一直没有定论。

3月10日,卡扎菲宣布完全控制扎维耶城,政府军甚至用公共汽车拉来一批记者,报道政府军在扎维耶体育场内举办的庆祝晚会。3月11日,政府军还在中心广场上举行阅兵式,并邀请100名外国记者观看,以证明自己完全夺回了城市的控制权。

战斗评价

扎维耶之战发生在西方国家武装干涉利比亚之前,可视作反对派武装和卡扎菲政府军之间的一次正面对决。由于深处卡扎菲政府军控制区的核心地带,扎维耶的抵抗者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境地:他们无法得到补充和增援,而对手则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援兵。同时,政府军对扎维耶的严密封锁,也使得那里的生活物资变得十分匮乏,进一步削弱了守卫者的战斗力。更糟糕的是,反对派武装的最高指挥官在开战后不久就被打死,这也大大影响了此后战事的进展。

也正因为身处绝境,反对派武装在此战中爆发出令人意外的战斗力。虽然缺乏重武器和有效训练,但他们仅凭轻武器就在孤城内坚守了10余天,并给卡扎菲政府军造成了大量伤亡。和同期得到西方直接军援的利比亚东部反对派武装相比,扎维耶的守卫者堪称超水平发挥了自己的战斗力。

当然,激烈的拉锯战也给双方带来重大的损失。由于统计不详,反对派武装的阵亡数字估计在235人至600人之间,受伤人数则超过300人,此外还有37人被俘。即使按照法新社所宣称的2000人这一参战人数来比较,反对派武装的伤亡率也超过30%,这对一支仓促成军的武装而言实属惊人。至于卡扎菲政府军的伤亡数字则相对精确一些,据称有65人阵亡,29-31人被俘,30人受伤。

15天闪电战结束科特迪瓦内乱

2011年西非富国出现“一国两主”,为夺权位双方兵戎相见

科特迪瓦原本是西非相对富庶的国度,却因民族、宗教等矛盾屡屡陷入内乱。2010年11月,该国举行总统大选,北部和西部部族支持的瓦塔拉以54.1%的得票率获胜,但总统巴博却拒绝下台,操纵宪法委员会推翻选举结果,自行宣布连任。2011年3月,在联合国、欧盟、非盟等国际组织多次斡旋无果后,“一国两主”的科特迪瓦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内战。

战前态势

从1999年12月前总参谋长罗贝尔·盖伊发动军事政变开始,政变和内战便在科特迪瓦绵延不休。从2002年9月至2004年末,内战形势稍缓,但国家依然分成两部分:中北部被叛军控制,南部则被政府军控制。之后的国内局势时缓时急,直到2010年10月终于举行大选。

对于大选结果可能引发内战,无论瓦塔拉还是巴博都有所准备。此前,巴博执政长达11年,他的底气主要来源于6万国防军(由正规军、宪兵和共和国卫队组成),配备了大量的重武器。巴博曾动用国防军镇压2002年的北部叛乱,当时的叛军首领就是瓦塔拉。

另一方面,赢得大选的瓦塔拉也不是“善茬”。首先,瓦塔拉积极争取国际同情,2011年3月10日,非盟在亚的斯亚贝巴大会上再次确认瓦塔拉的竞选获胜,要求巴博尽快移交权力。巴博拒绝下台后,非盟、欧盟以及联合国相继对科特迪瓦实施制裁,这几乎就是判处巴博“政治死刑”。其次,瓦塔拉重建自己的武装力量,拉起一支有1.5万人的“共和军”,核心就是2002年的原叛军成员,他们长年在北部对抗巴博政府,拥有丰富的游击战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国家为瓦塔拉提供了重要的幕后支持。当时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已被推翻,美英法等国遂通过私人军事公司,把原本支持利比亚反对派的剩余物资转运到科特迪瓦。有记者发现,在共和军控制的机场,经常有运输机起降,它们运来各种轻重武器,包括火箭筒、重机枪、迫击炮等,甚至还有昂贵的军用夜视设备。

作战经过

尽管瓦塔拉派武装有“志在天下”的政治决心,但面对人数众多的巴博国防军,能否使用有效的战略战术就成为其中的关键。经与参谋团队商议,瓦塔拉决定采取“震撼战略”,即在科特迪瓦西部、中西部、中部和东部战线同时向巴博控制区发起进攻,打乱国防军的战略部署,同时共和军主力集中于中西部,在攻击发起后迅速拿下西部边城杜莱普勒和布利格,那里是邻国利比里亚通往科特迪瓦重要城市阿比让(有经济首都之称)的咽喉要道。

需要指出的是,瓦塔拉深知巴博军队看似庞大,但其中有战斗力的部队只是共和国卫队和利比里亚雇佣兵,尤其是后者,巴博向这些雇佣兵许诺每天1500欧元的薪水。为了断掉巴博的“左臂右膀”,瓦塔拉决定先将集结在西部边境地带的利比里亚雇佣兵团孤立起来,然后再向阿比让发起闪电攻势。

3月28日,共和军全线发起进攻,仅激战一天,国防军就丢掉迪埃奎、达洛亚、邦杜库等重镇,一名在邦杜库被俘的国防军军官承认:“我的手下上午还穿着军服,下午就换上了便装,为了尽快逃走,他们还到处拦车。”至于瓦塔拉最担心的利比里亚雇佣兵团,也没有发挥太大作用,共和军仅靠几次冲锋就拿下了杜莱普勒和布利格,驻守这些地方的雇佣兵大多非死即逃。

更有甚者,因为巴博在军人待遇上厚此薄彼,许多国防军军人对“吃香喝辣”的雇佣兵早有嫉恨,因此在战斗中,屡屡出现国防军军人从背后打雇佣兵“黑枪”的事件。

到了30日,巴博政府已失去对80%国土的掌控,特别是中线战场的共和军拿下了科特迪瓦的首都亚穆苏克罗,歼灭了国防军一个整建制的装甲旅。令人玩味的是,在争夺亚穆苏克罗的战斗中,巴博从阿比让派来的援军刚一抵达就溜之大吉了,甚至没有把蒙在火炮上的防尘伪装布卸下。援军司令亚奥却大言不惭地电告巴博:“我们进行了殊死抵抗,在给予敌人重大杀伤后实施‘战略转进’。”

也是在30日,指挥中西线行动的共和军参谋长瓦陶率部夺取了巴博的老家——尼奥瓦省的马马村,当晚,他还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在巴博家乡的行宫里睡了一觉。第二天,共和军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控制了位于西南部的圣佩德罗(世界最大可可豆出口港),并于当天深夜攻入阿比让。数小时后,瓦塔拉的发言人阿希宣布,共和军已经控制国家电视台。

正当共和军席卷全国,兵临阿比让城下之际,3月30日,巴博在总统官邸召集国防军高级将领开会,他开门见山地问:“你们能保证阿比让的安全吗?”以陆军总司令菲利普·蒙戈为首的几名军官虽然用法语回答“可以”,但表情很不自然。

下期看点:2012年7月15日至23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枪声大作,以自由军为主的反对派武装(以下简称“反对派”)发起代号“火山”的军事行动,力图通过短促突击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总统。然而反对派军低估了政府军的实力,巴沙尔迅速从各地调来援军,利用重武器和航空兵方面的优势,经过数日血战,终于恢复首都的秩序,度过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新闻推荐

埃及一制衣厂发生火灾 造成至少20人死亡

据埃及媒体报道,当地时间3月11日上午,埃及首都开罗以北盖卢比尤省奥伯市的一家制衣厂发生火灾,目前已造成至少20人死亡,24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