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自己耳朵里有台CD机在单曲循环……

澎湃新闻 2021-02-22 07:12 大字

原创 Monana 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本文共2621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桃三顺

作者 / Monana

文编 / 惊蛰

美编 / Dora

读高中时,小丘的学校有一个活动叫做“每日一歌”。每天下午上课之前,班里的大喇叭便准时响起:“现在是每日一歌时间,请大家全体起立——”。

“每日一歌”这个词听起来很文艺,但实际内容却一点儿都不文艺。像什么《相信自己》、《精忠报国》这种慷慨激昂的歌曲,往往最受学校青睐。更可怕的是,曲目每两周更换一次,在这两周里,我们每天都要接受一遍来自劣质音响的狂轰滥炸,想不被洗脑都难。

就在那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每日一歌的旋律。有时候明明在认真做题,突然之间,耳朵里就像是摁下了播放键,接着就开始无限单曲循环,好不困扰。

后来,我在网上了解到,许多人都有过这种“魔音充耳”的经历,它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耳虫”(earworms),还有人称之为“单曲循环综合征”(stuck song syndrome),指的都是脑海中不自主地产生音乐意象的现象。

一项针对12000名芬兰网民的调查显示,1/3的人几乎每天都会经历耳虫,超过90%的人一周至少经历过一次,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出现耳虫的频率、受其影响的程度都是因人而异的。

Levitin(2006)的调查发现,相比于普通人,音乐家更容易经历不由自主的音乐播放;并且,Liikkanen(2008)进一步指出,一个人的乐感越好,越容易出现耳虫。

看到这里的你,是不是突然觉得自己其实是个音乐小天才?先别激动,Beaman等人(2010)的研究给出了另一种观点:音乐技能似乎并不是影响耳虫的主要因素,对音乐的态度才是关键。调查发现,那些最受耳虫困扰的人,恰恰是那些认为音乐在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人。

经历过耳虫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时刻被它所困扰。一项针对社交平台Twitter的大数据调查显示,相比于其他话题,用户在发布有关耳虫的动态时,往往伴随着更多的负面情绪,而且表达了想要将其“驱除”的渴望。同时,他们也会在Twitter上搜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Liikkanen,2015)。

所以,到底有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呢?

下面这3个小技巧,希望可以帮你摆脱单曲循环的噩梦~@桃三顺

Tips 1: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没错,应对耳虫的第一要义就是放手不管,任其发展。这只小虫并不是特别有耐心,等到它“嗡嗡”够了,自然会消失。一项通过日记进行自我报告的调查显示,耳虫持续的平均时间为27分钟。但是,你越是想压制它,它就会叫得越欢快(Beaman,2010)。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来专门解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控制的逆效应”。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效应,不妨闭上双眼,让你的思维漫无目的地游走。但是有一点要求,千万不要去想一头白色的熊。片刻之后,你将会发现,这只白熊时不时地就会溜进你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就像开头提到的那样,高中时代的小丘对耳虫唯恐避之不及。后来上了大学,听音乐的时间比之前多了不少,我反倒是再也没有受过它的困扰。

现在想起,正是因为高中时的学业比较紧张,因此我很害怕耳虫会影响自己学习。一旦它出现,我心中便警铃大作,想要将其驱逐出境。然而,大学里的学习也好、考试也好,都没有了之前那种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即便脑海中偶尔浮现一段旋律,也不会对我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只小虫子讨了个没趣,自然也不再缠着我不放。@桃三顺

Tips 2:完整地把这首歌唱一遍

虽然说耳虫又叫做“单曲循环综合征”,但是很少有人可以完整循环一首歌。在Beaman (2010)的调查中,33%的人表示只循环副歌部分,27%的人仅仅循环一个片段,像是一句话或一个结尾。总而言之,我们喜欢循环自己熟悉的、朗朗上口的片段,这些片段更容易让我们的大脑将其重现出来。

但是,人天生就一种让事物趋于“完形”的倾向。看到缺了一块的拼图,我们会有一种去填补完整的冲动;画了一个有缺口的圆,我们会想要添上一笔,让它变得圆满。这种心理现象叫做“蔡格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苏联心理学家蔡格尼克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发现了这一效应。

实验的参与者们被要求完成22项小任务,比如:写一首喜欢的诗,写一串倒数的数字等等。其中有一半的任务被研究者中途打断,另一半则按部就班完成。实验结束后,参与者们需要回忆出自己做过的所有任务。你猜,人们最容易记住哪些任务呢?

没错,正是那些没有完成的任务,成为了人们记忆的焦点。那些已完成的任务,反倒没有放在心上。蔡格尼克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不想对一件事念念不忘,就应该去将它完成。因此,当你被耳虫侵扰时,不妨找个没人的地方,把这首歌完完整整地唱一遍,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桃三顺

Tips 3:嚼一嚼口香糖

我们在脑海中播放的歌曲,其实是一种“不出声的语言”,与我们阅读时的默念是一个道理。这一功能与大脑中的发音运动程序(articulatory motor programming)息息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该程序被占用,当人们听过一段声音后,在头脑中产生听觉表象的准确性会降低(Baddeley,2000),扫描记忆中熟悉旋律的能力也有所下降(Smith,1995)。嚼口香糖这一动作恰好可以对发音程序造成干扰,从而抑制了脑海中无声的播放。

好啦,看到这里,你应该也明白了,耳虫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可以说是大脑给我们玩的一个小把戏。如果放在平常,偶尔唱上两句,其实无伤大雅。但是如果你正在从事一些很耗费脑力、需要全神贯注才能完成的工作,或是面临着较大的时间压力,那么耳虫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困扰。

高中时代的小丘与耳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也没分出个胜负,还是让时间帮我们做出了和解。现在看来,干扰我的并不是耳中单曲循环的歌声,而是心中那股容不得一丁点儿风吹草动的执拗。

不是所有事物都会按照我们预想的样子去发展,允许它们偶尔脱离秩序,接受生活中不可控制的那一部分,才能与自己心平气和地相处。这是耳虫教给我的人生哲学。@桃三顺

参考文献:

Baddeley, A. D. & Andrade, J. (2000). Working memory and the vividness of image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9, 126-145.

Beaman, C. P. , & Williams, T. I. . (2011). Earworms (stuck song syndrome): towards a natural history of intrusive thought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1(Pt 4), 637-653.

Levitin, D. (2006). 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 Understanding a human obsession. London: Atlantic.

Liikkanen, L. A. (2008). Music in everymind: Commonality of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sic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pp. 408–412). Sapporo: Japan.

Liikkanen, L. A. , Jakubowski, K. , & Toivanen, J. M. . (2015). Catching earworms on twitter: using big data to study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Music Perception, 33(2), 199-216.

Smith, J. D., Wilson, M., & Reisberg, D. (1995). The role of subvocalization in auditory imagery. Neuropsychologia, 33, 1433-1454.小 丘 说

祝大家考试的时候都可以有一个清净的大脑,远离洗脑神曲单曲循环~

原标题:《我怀疑自己耳朵里有台CD机在单曲循环……》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德媒说寒潮加剧美国芯片供应危机

新华社北京电《参考消息》21日刊登源自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有关寒潮加剧美国芯片供应危机的报道。文章摘要如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