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自然教育的魅力

雅安日报 2021-01-16 09:26 大字

□李建平

在国际上,教育声誉斐然的芬兰,崇尚贴近和尊重自然环境的教育。

比如,把孩子们带到森林里,教他们辨认植物、用绳子丈量步伐、把捡到的松果按照大小分类等,回来后再用捡来的树叶和松果做手工。参与策划和教学的包括自然、数学、美术、体育等科目的任课教师,成为一种寓教于乐的跨学科教学。

在国际标准化度量中,芬兰儿童在科学、阅读和数学上达到或接近最高标准。更让人羡慕的是,芬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居发达国家榜首,与课业负担重、学习兴趣低的东亚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当下中国,大城市里的升学压力甚至延伸到了“幼升小”。体制内的教育存在天然的桎梏,想要一下子推动变革,并不容易。

然而,在课堂之外,如果能提供有益的补充,弥补体制内教育的不足,满足家长个性化的需求,将会获得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上的双赢。

通过类似于“玩翻天”之类的机构提供的各类自然体验、亲子活动、户外拓展、假期游学、社会体验等,让孩子全面融入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满足孩子爱玩的天性,并且让孩子们对平时书本中所学到的知识产生感性的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开拓视野,其积极作用、发展成果不容忽视。

而且,在父母和同龄伙伴的陪伴下,营造集体氛围,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成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这其中,人的作用不容忽视。

互联网是好的工具,然而线下实施,最终依靠的还是人力。需要“遛娃师”这样的引路人、互动者、对话者、帮助者和陪伴者,这是仅仅依靠线上无法实现的。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通过自然教育,让儿童按照他的优势和需要自由地成长,在各得其所中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推动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的最高价值。

新闻推荐

封杀特朗普合规吗?脸书推特的“双标”往事被翻了出来

记者|肖恩脸书、推特等美国社交平台联合“封杀”总统特朗普,也把自己推上了舆论风口。有关封杀是否违宪的争议尚未有定论,...

 
相关推荐